第097章 儿子要当兵 (第2/3页)
许是跟着农村的孩子们野惯了,付民也变得开始调皮捣蛋起来,而且非常不听话,按咱乡下人说的那样:叫他上东他偏向西,叫他逮鹅他抓鸡。为此付民没少挨揍,付立国常骂儿子:“你是三天不挨打,上房去揭瓦。”
付民不但调皮捣蛋不听话,整天和一帮孩子们挖泥摸鱼、爬瓜遛枣;连上学也不好着上了,功课战绩那叫一落千丈,每回考试不是不及格就是大零蛋,在学校不是弄坏公共物品就是弄坏同学的东西,老师和同学家长那是隔三叉差五地跑到家里告状,为了他,付立国和鲁春计没少给人家赔不是,也没少被老师“请”到学校给老师道歉和赔偿东西。
当然,付立国两口子为了这个儿子没少被人家数落和挖苦,也是为了儿子受了不少的窝囊气,你想,回到家里那还有他的好哇?反正付民是经常挨父母的“干柴炖肉”。付立国指着付民的脑袋骂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要不是你,谁他娘的敢在我面前吹胡子瞪眼?我一辈子没让人说过不好,可偏偏生了你这个小畜生,唉……”
付民小学蹲了两次班,凑合上满小学以后,他已经十六七岁了,这时家里就有妹妹兰花。从那时起,不用父母管教,付民不再外面和孩子们整天疯跑了,一到放学就赶紧跑回家里和妹妹一起玩儿,星期天和节假日也很少出去玩了,他在家看着妹妹,父母去生产队里干活,他觉得很开心、很有意思。
也许是有了妹妹的缘故,付民也渐渐变得勤快懂事了,学习也开始进步起来。他的这些微妙变化,使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特别是父亲付立国也有了耐心教导儿子和对儿子讲一些做人的道理。
尽管付民有向好的迹象,等到考中学时,付立国和老伴儿以为儿子现在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恐怕一切都太晚了,付民不可能有希望考上中学,与其说付立国拿定了主意,倒不如说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对老伴儿说:“他要能考上,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准备让他去生产队干活吧,也好,省得他整天介吃闲饭。”
谁知,当考试成绩一下来,付民居然考上中学了,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按照当时的状况,一个农村孩子念了中学就算是不错的文化水平了。付立国这下开心了,他指着付民说:“儿子,你可知道咱村没几个上中学的,好好念书,你一定要给老子争口气!有了文化才会有出息,别跟你老子一样,斗大的字不识半升。”
又谁知,付民刚念了一年多中学,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父母问他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了?他吱吱吾吾地说:“俺们班里同学就属我大,俺都十八九了还和十三四的小屁孩趴一个桌子,人家全笑话俺,连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拿我开玩笑。俺不上学了。”
母亲鲁春计明白了,这是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时间也没了主张,便悄悄对付立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