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2章 下海萌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92章 下海萌芽 (第2/3页)

   她回家向父亲付立国询问:“如今人家别的地方都修路了,再看看咱们这边,村里村外的大小道路能过车走人吗?村里的干部怎么就不考虑修路呢?”

    付立国说:“唉,我们几个党员给村里提了不少的建议和意见,人家就是不听,特别是那个支书秦大川,如今村里的大事小情他一个人说了算,他光顾得上自己办工厂搞他的副业,仗着手里那点权,到处参股捞钱,哪里还有心思管老百姓的事情呢?更别提这些办公共事业。”

    付兰花说:“我回来这么长时间了,现在国家的政策对咱农村多有力,人们整天嚷着发家致富奔小康,人家别的地方都活跃起来了,可咱村仍是这么死气沉沉,我有空的时候就到村里四处走了走,看见咱村里的街道、池塘、村前村后垃圾成堆,又脏又乱,破狼破虎的样子,新房子没几间,到处是破墙烂瓦,一点也没有新的变化,真叫人辛酸。”

    “那,谁有什么办法?唉,人老了,没那么大气力了,前几年改革开放刚开始时,我和你公公还有几个老党员去乡里和县里反应过咱村里的情况,咱要求不高,哪怕帮村里修修桥、铺上路也行吧?可几次下来,那些当官的们嘴上说的挺好听的,一直对俺们几个说:‘我们一定和村里协商解决一下。’一晃几年过去了,上面的官员一波换了一波,可村里的事情一件也没给办成,你说气人不?”付立国皱着眉头说的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

    “是啊,人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这道路走不了,说什么也是白扯。”付兰花望着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她说:“爸,你就没去找找你们的老领导和老战友们吗?让他们给出出主意,或者想想办法托人解决一下咱村里的实际困难。”

    “我那些老首长和那些老战友们哪,死的死了,退的退了,跟我一样都老了,即使活着的也和我一样,全是些病残一身的人了,不中用了,顾自个儿还顾不上来呢,哪有心情管这事儿呢?”付立国想了想说:“不过,三年前我倒是去省里找过王彦中一趟。”

    付兰花插话问:“是那个王叔儿吗?后来听你说他调在省人大里了,是吧?

    “不是他是谁?他现在是什么省顾问委员会的副主任了?按说你应该见过,他刚调咱省的时候,去什么地方检查工作,还顺便来咱家看过。”

    不错,这个王彦中确实不止一次来过付立国的家,当年抗战时期老连长杨继纬带领侦察分队执行护送从南方来的首长和学生时,王彦中当时任分队侦察班长,那天夜里他们就到了付立国的家,并带着付立国参加了八路军。后来,王彦中的亲弟弟*与付立国岁数相当,并一起加入武工队回到里阳县,在这一带搞起了游击和地方工作。

    付兰花经常听见父亲念叨这些,她想了想说:“我好像没见过,那时候我没在家,只是听你说过。”

    “哦,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

    “找到他了?后来怎样呢?”

    付立国干咳两声,叹了口气说:“当时他也算是退居二线了,他那个‘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也只不过是个虚名罢了,不过通过关系,找人给批了一部分款,但人家上面有规定,这款必须由银行转账,经县财政拔下来,再由村委会接收才行,而且必须是专款专用。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