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忙年之吃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章忙年之吃食 (第2/3页)

做包子馅。包子馅向来是菜多肉少,不过是沾点肉腥味。而谢氏连这一斤多肉都不想剁,把个砧板轧得直蹦。

    随着时间推移,卤味的香味由单薄变得厚重,生涩的佐料味道融入到肉味里,嗅觉的层次感加倍的累加,直到你中有我,无分你我。

    谢氏被这种香味刺激得肚子咕咕叫,她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硬着头皮,应付差事似地帮厨几次。平日里,她只要哄得婆婆开心就好了。今日让她剁馅真真是难为她了,她只觉得手被刀磨得生疼,怕是要起泡了。

    谢氏心里再不情愿,还是多剁了几遍,她心里透亮,公婆心情不好,可不能作死往上撞。

    忙年期间的午饭都是马马虎虎,昨晚的杀猪菜还有一些,杜梅加炒了盆雪里蕻,没有阿奶的许可,她是不会动肉的,所以只是清炒。饭是玉米面疙瘩汤,这个弄得快,熟得也快。

    杜梅装些疙瘩汤在粗陶罐里,用篮子装着,给杜樱杜桃送饭,留杜桂在家收拾厨房。

    已经是午饭时间了,老櫈头家里还是人头攒动。大青骡子转着圈,一刻不停地在磨发好的豆子。

    吊浆、煮浆、点卤、压制,改刀,10斤黄豆做一板豆腐,娇嫩的豆腐颤颤的,只怕一用力就碎了,所以只能用水养着挑回家去。剩下的豆渣可以喂鸡鸭,也可以加点干辣椒炒了做吃粥的小菜。

    杜樱和杜桃吃了疙瘩汤,就轮到她们家了。

    老櫈头其实不老,约莫三十多岁,磨豆腐是家传的手艺。

    老话说的好,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因他每日半夜就要起床磨豆腐,头发硬生生熬白了,人就显老些。

    他家里父母都亡了,按说,女人一嫁进来就当家做主,本是好事,但一般人吃不了这行的苦,所以到如今婚姻大事也没着没落。

    杜梅和杜樱帮着摇吊浆的架子,让老櫈头腾手吃口饭。

    老櫈头揭开旁边一口小锅才发现,昨天剩下的粥,早上已经被他吃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他摸摸头,一筹莫展,没个女人,家里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你家有什么?我帮你做点。”杜梅看出他的窘迫说。

    杜梅做饭的手艺在杜家沟可是出了名的,老櫈头不好意思地讪笑:“那怎么好意思,家里还有些白面鸡蛋。”

    杜梅拿起干净的盆倒出些细白面,打了两个鸡蛋加些许盐,兑水搅匀。杜桃已经涮了锅,并把水烧开了,杜梅拿双筷子,在面团上狭长的一夹,快速地丢到水里,如此反复,很快沸水里就漂浮出一个个嫩滑的面鱼儿。挨挨挤挤诱人得很。

    老櫈头看得目瞪口呆,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一碗散发着鸡蛋味的面片儿就好了。

    他趁热呼呼啦啦吃了一碗,摸了下嘴,真是美味啊。

    “要是加小葱和香菜,味道会更好一点。”杜梅怕老櫈头嫌弃,忙补充说。

    “不不不,比我自己做的好太多了。”老櫈头哪有嫌弃的资格,他饥一顿饱一顿习惯了。

    吃饱饭,老櫈头接着做事,杜梅特意拿粗陶罐装了些豆浆,准备带回去给阿爷和母亲,平日里可吃不到这些尖食。

    老櫈头感谢杜梅,活做得精心,豆腐不老不嫩,出货也多。

    杜梅挑着两桶水养的豆腐,杜樱捧着装豆浆的罐子,杜桃则挎着装豆渣的篮子。三姐妹说说笑笑地回家了。

    豆浆还是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