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90.情报传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90.情报传递 (第2/3页)

麻麻。

    掌柜的从床底下找出那本对应密语的册子,对应着数字将其一个一个翻译成文字。

    两千元军往三原,两个真武境、五个上元境同行。

    当这些字一个一个出现在纸上后,掌柜的轻轻皱起了眉头。

    军情处在京兆府守军内都有暗探,而且并非是寻常士卒,要弄到这样的情报并不困难。

    现在难的,是如何将消息传递出去。

    柴立人十数万元军驻守京兆府,将整个京兆府都围得水泄不通,全线戒严。

    说是连只信鸽都飞不出去并不为过。

    而且如京兆府总堂这样的地方,通常都是没有信鸽的。

    信鸽这种东西总是太容易暴露。

    以前,有关于京兆府的情报,都是由各级别的暗探层层传递到长沙去的。

    军情处光是每年拨给这些暗探们的车旅费都是个极为不小的数目。

    过半晌,这掌柜的才从房间里面走出来,问小厮道:“最近街坊中可有哪家有人需要出城安葬的?”

    小厮想了想,答道:“典当铺张掌柜的老父亲好像就是今日出城安葬。”

    掌柜的又问:“那送葬的队伍可是咱们介绍的?”

    小厮点头道:“是的。”

    “这便好!”

    掌柜的脸上些微露出喜色来,连道:“你在铺子里看着,我去张掌柜家走一趟。”

    然后便就出店铺去了。

    军情处是个构造极为庞大的机构,单单就这京兆府内总堂,下面养着的专门传递情报与城外的人便不下余十个。

    其中多数都是固定的商人,他们完全可以以进货、卖货作为幌子。

    当然,也还有其余身份的人。

    只都是寻常时有足够理由出城的那种身份便是。

    而安排在丧乐队里的探子,就是专门应对这种特殊情况的。

    因为不管是不是打仗,都没谁会阻止送葬的队伍。

    因为这不人道,再者谁都觉得不吉利。

    这个年代“死者为大”的观念是很重的。

    到张掌柜的典当铺,里面很热闹。

    张掌柜的老父亲去世有几天的时间,虽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但张掌柜的不差钱,该操办的还都是操办了。

    各种锣鼓声隔着很远就能听得到。

    掌柜的到时,正是典当铺里的人打算给张掌柜的老父亲送葬。

    掌柜的直蹿到那些正在敲锣打鼓的人群里,对着其中一人道:“老李头,在这呢!”

    老李头道:“掌柜的又有工介绍给我们?”

    他就是军情处在这个丧乐队里的暗探。

    白喜事铺掌柜的以前给这个丧乐队介绍生意也都是通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