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11:红尘无尽缘未了 (十八年后,剧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番外11:红尘无尽缘未了 (十八年后,剧终) (第2/3页)

太阳下总是烂得快,放在冰窖里便能长久不腐。”

    “感情张夫人将自己比成猪牛羊肉了!”一位诰命夫人顺势开口戏谑一番,转而再对皇后、淡心两人道:“如今可好了,威远王与圣上成了亲家,两位娘娘又与王妃交情匪浅,可千万记得替咱们讨要方子,也让咱们老得慢一些。”

    众女眷纷纷出声附和,大家又畅聊了几句,可淡心再也投入不到这气氛当中——

    她忍不住担心肖鸾公主的婚仪会出差池,兼且顾虑圣驾迟迟不到误了吉时,还得揣摩天授帝的“故人”到底是谁,又得分神与这些贵妇们周旋应付……

    正兀自烦恼之际,但见皇后身边儿的宫婢已走入花厅之内,娇声禀报道:“启禀皇后娘娘、淡妃娘娘,圣驾到了,请您两位移步前厅。”

    终于来了!淡心长吁一口气,连忙起身跟着皇后朝外走,三出三转,到了公主府的前厅里,这才发现宾客们都被赶了出去,只有太子聂忘凌和几个年轻人在侧。

    淡心与皇后常年练得颇有默契,前后脚走到天授帝面前,齐声朝他行礼,然后一右一左坐到御驾两侧,接受礼拜。

    “草民臣晔(臣昭)见过皇后娘娘、淡妃娘娘千岁千千岁。”两个俊逸无匹的年轻男子从座上出列,行了下跪大礼。

    这两人是姓“陈”还是“臣”?淡心飞速在脑中过滤一番,认为能够让天授帝称得上“故人”,还是如此重视的“故人”,只有一家姓“臣”的。

    这是……前北宣晟瑞帝臣暄的孩子!那他们的母亲是谁也毋庸置疑了,必定是天授帝“从前”的心上人——鸾夙!

    淡心恍然大悟。难怪方才皇后说话极为隐晦,欲言又止且别具深意,原来是臣暄和鸾夙的后人到了……

    可这一家子不是出海归隐了么?一二十年毫无消息,怎么这时候突然出现了?淡心心里头虽疑惑,但也并未觉得拈酸吃醋,毕竟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陈年往事了,对方的孩子都来了,她也没什么可吃醋的。

    若是每一缸醋都吃,那天授帝岂不是要杀了竹影才甘心?如此一想,淡心只觉得好笑,面上也坦然许多。

    再看皇后,此时已对臣晔和臣昭和蔼笑道:“果然是器宇轩昂,后生可畏。你们都是圣上的贵客,不必客气。”

    淡心也接过话茬,对兄弟二人续道:“两位贤侄怎能自称‘草民’呢?圣上可是要生气的。”

    果然,这句话戳中了帝王的心思,但见天授帝已指着臣氏兄弟二人,对淡心笑道:“朕都说过几次了,他们该自称‘侄儿’。可两人偏偏都不听,非得恪守这迂腐的礼节。”

    听闻此言,臣晔立刻开口解释道:“我们兄妹三人临行之前,家父特意叮嘱过务必遵从君臣之礼,切莫乱了纲纪伦常。”

    “你们的父亲倒是谨慎。”天授帝似满意、又似不满地长叹一声:“难道朕还会跟两个后辈计较吗?”

    臣晔与臣昭皆是笑而不语。

    此时淡心的注意力,早已不在这两个英俊青年的身上,而是在方才臣晔的那句“兄妹三人”。她四处望了望,这屋子里除了帝后二人、太子、臣氏兄弟之外,再也没瞧见其他人了,那这个“兄妹三人”中的第三人又在何处?

    她心里这么想,口中已问了出来:“不是说‘兄妹三人’吗?怎么只瞧见你们两位贤侄?”

    “这……”臣晔与臣昭无奈地对视一眼,前者俊笑以回:“家妹初次进京,调皮至极,一来了公主府便四处转悠去了。”

    说出这句话时,臣晔的语气甚是宠溺,臣昭则无奈地接续道:“曦儿乃是家中一宝,没人能管得住她。原本此次进京恭贺公主大婚,家父不让她出门,是她自己偷偷溜了出来,无论如何都不愿回去,我们兄弟只好带上她了。”

    “曦儿这性子不错,朕很喜欢。”天授帝随意地摆手道:“由她去罢,朕瞧她那个机灵劲儿,在公主府里也不会走丢。”

    听了几人对臣曦的形容,皇后也对天授帝笑道:“听您这么一说,这曦儿的性子倒与咱们肖鸾有几分相似。也不知两人见了面,能不能玩到一处。”

    “怎么不能?”天授帝龙颜大悦,朗声笑道:“只可惜今日肖鸾成婚,否则必要让她两人见上一见。”

    “圣上,万万不可!”臣昭连忙婉拒:“家妹只有十五岁,年少无知,恐会冲撞公主的鸾驾。”

    他们兄妹三人,臣晔年十九,臣昭年十七,臣曦年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