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一起看电影 (第3/3页)
苏博问青辞她那两篇影评怎么写的。
青辞说道:“一篇呢写的和技术有关,分析了电影镜头的一些技巧,就比如他的这个圆形镜头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旁观者的感觉,而且圆形的镜头很像人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会让人产生一种窥视的心理,也正是这种窥视会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包括这种方式的应用会给电影史上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等等,另一篇呢解析的就是这个故事,有些时候比起电影,我更喜欢,更能直接的传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电影却需要借助演员的表演和导演镜头语言的应用。”
听着青辞说的话,苏博的脑中闪过了妻子戚青青,青辞能从一部电影里看到许多东西,而戚青青则只是看个热闹。
不止电影,很多事情她都是如此。
和戚青青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有一种打棉花的感觉,不管他怎么做,对方都没有半分回应,就是有,也是令他啼笑皆非。
而青辞不一样,他们能够互动交流,两个人的灵魂能够平等的对话。
中国有句老话叫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不止指物质,更是指两个人的观念和思想水平,相似家庭教出来的孩子,观念和水平总是相近的,唯有相近才能更好的交流。
驴唇和马嘴是对不到一起的。
每当青辞表现出她身上的这些闪光点的时候,苏博都异常舍不得,可这些天他想了很多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青辞谈一谈,要放手,宁格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她跟他在一起,或许能得到她里写的那样的幸福。
“青辞。”终于,苏博开口叫住了青辞,“我有话跟你说。”
“嗯?什么?”
就在苏博准备开口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爸爸!”
两人回头,看到一个**岁的男孩儿从人群中飞快的跑了过来,跑到了苏博面前:“爸爸,你怎么在这里?不是说要在学校加班吗?”
面对忽然出现的儿子苏安,苏博一下子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