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节 人心所向 (第2/3页)
天大树之下,阳光斑驳参差的浓荫下只剩了我一个人。啾啾的蝉鸣声不止歇地从四面八方传来,而清晨起来便低吟浅唱的鸟儿却似乎已经累了,听不到丝毫间关鸟语。
孟姚春和宋清芷对纪云琅的真心无可置疑,从她们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只是在她们言语之间,和她们的神情之下,似乎还有这我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孟姚春的那种有些愤然的凄怆之意,更是让我有些捉摸不透。
这些日子以来,太后对外只是宣布,皇上称病不朝。
听说太后每天上朝不辍,却只说是依从皇上的意思;垂帘听政,对外也只说是为皇上分忧。
更要紧的是,太后虽然上朝听政,批阅奏折,遇事非倒并不擅作主张,事事要与朝中大臣商量,一时间朝堂内外,对太后的评价倒是很好。
我与三位亲信大臣字信来往商量起此事,却都是不约而同的忧心忡忡。
我看到他们字里行间的忧虑之意,心中暗叹所见略同。然而他们看到我的担忧之意,却传信问道,贵妃何以为忧。
何以为忧,用正常的话说就是以何为忧。我顾不上奇怪为什么郦国人喜欢将一句正常的话颠倒着来说,只是忙着用我那并不好看的字体去回答他们。
原因很简单,这短短二十多日,太后固然没有什么镇压元老大臣的举动,没有什么扶植亲信外戚的趋势,但是太后能在如此形势下,稳定朝政、又使得上下人等没有任何可以捉住的话柄,太后的深沉与本事,由此便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对于称病不上朝的纪云琅,上下还多少有些暗中的议论。对于之前皇上在宫中做出的种种荒唐举动,人们并不能就此忘怀,反而都是将皇上的病情与后宫的女子联系起来,窃窃议论而言语不是说哪个女子媚主罔上,就是说皇上昏暗懦弱,被情迷而不振。
关于太后和关于皇上的言论,此消彼长之下,更暗中显示着人心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