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选妃 (第2/3页)
王卫晋:“那你就去日理你的万机去吧,选妃这事不劳烦宰相大人!”
杨明阳张张嘴,没说话。
-
-
选妃的消息传出来,皇后朴晴虹打翻了醋坛子。她公开说,宫女可以有,但“皇妃没有必要”。
朝会上,人们不断地说着选妃选秀的事。朝廷分成的两派。一派有赵余央、张强生、郑安民、安宁日,还有其他皇官、京官、地方官、士族,他们都支持。一派是朴晴虹、杨明阳,他们反对。
这很好理解。同意的都是太监们和各地京官。太监们是皇权派,一心为了皇帝一人。而剩下的那些士族其实是想把自己的女人送进皇宫。
第二派是有私心的。朴晴虹不想别人的女人争宠,更不想有别的外戚威胁自己的第一外戚身份。杨明阳最为京畿第一士族,对付辽东人就够费力的,如果真的再来别的什么外戚,他怎么应付?
人们争吵许久,第一派占了上风——起码在争吵中占了上风。内廷人全都是靠嘴巴、靠脑子混饭吃,杨明阳怎么能吵得过他们!皇后朴晴虹不好意思亲自吵架,而杨明阳被驳得哑口无言。
于是,选妃选秀就这样被提上朝廷的工作日程。
然而,这个工作不好做。
朝廷本想亲自去各地选妃,然而——朝廷没钱。国库早空了,有一元花一元,一元掰成两半花,能省就省。朝廷的赋税只有京畿一省和洛阳、开封两城,其余诸省都是充充样子。比如山东,一年税收几千万金元,就给长安几十万零花钱。你还别嫌少,山东够意思了,河北税收上亿,就象征性地上缴几万,而岭南税收几亿,一分不给。张强生正在研究发行纸币的事,目前依然毫无头绪。皇家商部依然在总私帮谈判。总私帮要朝廷先还钱,再借钱;而朝廷要先借钱,再还钱——双方僵持了几个月,毫无进展。
于是,朝廷发圣旨,让各地送来女人。
而各省对选秀一点不热心。是啊,哪个省愿意激怒自己的省民而讨好皇室啊。你想想看,送几百几千个宫女,不但劳民伤财,还把几千个家庭都害了。得到好处的是长安,倒霉的是自己,哪个省这么傻!
然而各地对选妃却有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但送来女人,甚至倒贴一大笔嫁妆。你看,只不过送上一个女人,就把自己变成皇亲国戚。虽然也没啥用,但面子上好看啊。尤其是那些趁着天下大乱,从底层爬上去的军头们,更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正如张强生所说的,正如《权力书》所说的,“权力是互相的,权力是想象的,权力是发展的,权力是因果的”,双方有了这层关系,自然能够确保互相忠诚。
《元老书》中的《权力书》上说,确保对方忠于你的方法,不是你给对方好处,而是对方给你好处。几年以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还以为书上写错了,但现在才明白它的正确性——归根结底,一切在于自我认知。你觉得你是皇亲国戚,你觉得你忠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