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开朝初期的各种决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35开朝初期的各种决议 (第2/2页)

要改姓,而且名字似乎也要改成两个字的。

    但大唐皇帝李鸿思是个好人啊。他根本不在乎这种规矩——或许他在乎,但为了臣民,他忍痛割爱。

    于是,天下姓李的继续可以姓李。消息传出,两亿多姓李的成了国姓人,他们真心地拥护皇帝。

    按照惯例,前明国姓“朱”成了禁姓,凡是姓“朱”的人,格杀勿论。

    这点很好执行,因为天下本来就没有一个男人姓朱了啊!

    姓朱的都被大汉皇帝刘兴朝杀光了!

    现在的大明皇族,从理论上讲只有三个女人——大明郡主朱照婉,东方永白老婆朱蒙紫,金宇光老婆朱蒙莎。

    不过,从血缘上讲就多了去了。朱照定还有一百多个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那些都是李鸿思的叔叔们;朱照定还有几千个侄子,那些都是李鸿思的堂兄弟们;此外,各种远房血脉更是繁多。——当然,他们早就不姓朱,自然不是皇族。

    真是幸运。当年发明“皇族次子为士族”的人真是先知。如果没这个制度,恐怕当年刘兴朝要杀几千万姓朱的皇族吧。你想,二十年增加一倍,几百年能增加到什么程度。

    按照惯例,“前朝国姓”“辛”也可以姓了。因为它不再是前朝国姓,而是前前朝国姓,本朝才不管你呢。

    此外,在皇帝的坚持下,《百家姓》被取消。从此以后,你爱姓什么姓什么,你的姓名爱几个字就几个字——不,只有三个选择: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而且名字只能是一个字或两个字。哎,我曾经以为我两个字的姓名很有个性,没想到,今后天下到处都是两个字的姓名了。

    -

    -

    讨论完国姓后,接着讨论了国语问题。

    这没啥好说的,京畿方言就是国语,就是官话。

    朴晴虹还想把辽东方言做为国语,遭到全体朝廷的反对,只好作罢。

    此外,国树、国鸟、国宝、国徽、国旗等等一些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都被讨论了。

    之后,大唐建国之初最激烈的讨论来了:大唐帝国的首都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