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风波起朝廷发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风波起朝廷发兵 (第1/3页)

    “杨大爷,我梁山好汉便是要杀尽这些贪官污吏,替天行道,为民请命,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们梁山,官府不管的事情我们管,要是有什么恶人作恶,我们梁山绝不留情。也请老人家和乡亲们监督,如果有梁山之人为非作歹,我晁盖定不饶他。”晁盖握着杨大爷的手说道。

    “谢谢晁天王啊。”

    “您就是上天派来的活菩萨!”

    …………

    一时间有是一个劲的谢恩,晁盖命人将救济的钱粮分派给村里的村民,有是让乡亲们感动了好一阵,从此只要是看见梁山的人马都跟自家的亲人一般,箪食壶浆,亲热无比。

    这一幕不仅仅在东溪村,在梁山周边的村镇都是如此,一时间梁山好汉大名传遍大宋,便是北边的辽国,金国,西夏也都是有人称颂,托塔天王晁盖更是被民间大书特书,不少的百姓都在家供着长生排位当神仙一样的祭拜,保佑晁盖长命富贵。

    等到梁山周围各个村子都救济完了,被大雪压塌的房子重新盖好了之后,也就开春了,一冬天下来梁山收纳的百姓便有一万多人,也多亏梁山岛上田地广阔,都安置了下来,开荒种地,打鱼撒网。

    开春一到这晁盖倒是成了梁山最忙的一位了,后山乡亲开荒种地,古代农民种地都是看老天爷脸色吃饭,这一年天气好没有灾害就能多收一点粮食,要是赶上蝗灾,旱灾,水灾那就一颗粮食也收不着了。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 二石也就是一百公斤,这还是好地方好收成。

    晁盖组织乡民进行精耕细作,深翻土地,将施农家肥,除草,灌水等步骤的要点一一进行解释,到了秋收之时每亩的产量能达到四石到五石的产量,虽然有的乡民不相信但是晁盖在民间的威望也就跟着晁盖进行翻地,播种。

    出了种田,梁山的另一项收入就是渔业,八百里水泊里面的渔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鱼虾螃蟹,鸡鸭鹅等家禽应有尽有,晁盖一连建造了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鱼塘等等副业饲养场,组织乡民,尤其是赋闲在家的妇孺和老人,梁山有是一番热闹的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