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2/3页)
,姜维已经内外交困……
他这次出兵北伐,本来是受到汉帝刘禅的强烈抵制,可是他仗着自己掌握了军权,强行出兵北伐,引得川蜀之人非议,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就在前几日川蜀之地居然流传着一则消息,声称他姜维欲废汉称帝!
此消息流传之快,流传之广,使他根本来不及应对,如今朝堂之上不但皇帝不支持他北伐,就连大臣们都开始抵制,从后方运来的军械辎重,比以往少了大半,时间上也慢了许多。
所以这几天姜维心情越来越烦躁……
这天,有探子报,魏国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挟淮南之地起兵讨伐司马师,联合东吴声势浩大,中原震动!
姜维大喜,急使人召集众将商议。
……
数十个时辰前,扬州城外烟尘滚滚,东门守将发现后急忙使人通报扬州牧乐琳,一面传令众人戒备。
不多时,一队骑兵进入视线范围,守将观察旗号,却是扬州刺史文钦的旗号。
众人都是纳闷儿,文钦虽为扬州刺史,但一向是坐镇寿春,为何前来扬州城?
纳闷归纳闷,但是他们可不敢得罪文钦,还是等扬州牧乐琳大人来了亲自问吧……
乐琳是名将乐进的独子,当年乐进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大破东吴孙权十万大军,逍遥津一战险些就把孙权给杀了,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乐进死后,乐琳继承乐进的爵位,由于投靠了司马师,官场仕途一路高歌猛进,如今被司马师封为扬州牧,镇守扬州。
扬州在汉朝时期本只有一个,不过三分天下后,吴魏将扬州一分为二,魏国辖内的扬州治所为寿春,辖下淮南,庐江两郡。
文钦负责淮南,乐琳负责庐江,二人一个是扬州刺史,一个是扬州牧;一个是中央派在地方驻守的部队,一个是扬州的地方军。
二者互相牵制不说,甚至庐江的军力还在淮南之上,即使是淮南地区,文钦能调动军队也是有限,只有当战时,朝廷授予虎符,才可以全权指挥该地区的所有兵力。
这并非是针对文钦专设,而是历来已久的制度。
当年王凌身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扬州军事,一人统御两地,威势之重远在今日文钦之上,可就是因为没有虎符,不能调集众军,当司马懿大军前来征讨时,能指挥的只有本部数千人马,最终不战而降。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必须先握住两地军力才有资本举事。
扬州牧乐琳此时也刚刚赶到城楼之上,见是文钦,暗责守将小题大做,不过既是文钦来访,自己出去迎接也是应该。
乐琳想到此处,转身便要下楼迎接,忽然心头一动,转身再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