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国介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国介入 (第2/3页)

卫戍司令为陈铭枢擅自开战,你恐怕是会想济南似的直接撤军不准开战了事吧?!詹森心中冷笑,别人不知道难道美国人一点儿也不知道吗?!

    现在在北平受着唾骂的张学良为何一枪不发,放弃了自己的老窝。而你蒋中证事后没做什么手段,还派人去青岛东北海军挖角!这些事情只要留点儿心思就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老狐狸一个,装什么蒜啊?!要不是外界群情jī愤你害怕变成张学良第二,而且上海战事暂时僵持,你或许也会选择退让吧?!

    但作为老外交人员的詹森自然不会这么说,毕竟他虽然1928年才来的中国。但于1925年成为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部主管,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1928年起被任为驻华特派全权公使。

    而历史上詹森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直接跨越三名总统!其中包括了柯立芝、胡佛及随后罗斯福。詹森本身的主张是:在不影响美国的利益下,尽量协助中国恢复主权。他向国务卿凯洛格及史汀生建议实行中间路线。

    简而言之,詹森算起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华派。在史汀生任期内,詹森反对美国干预中国内战。在五卅运动中,他反对美国加入英国的行动对付广州及汉口的罢工工人。

    1927年北伐时发生外国人被杀的南京事件,詹森反对向中国采取严厉报复。对于国民zhèng fǔ在1925年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他主张与中国谈判及让步,主张重新订立关税定,并逐渐放弃治外法权。

    而宋子文之所以能够以谈判收回关税,则是与这位詹森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在二次北伐之后,詹森逐渐的觉得属于zhōng yāng政权的南京方面似乎太过软弱了。

    至少,在济南他们退让后却被证实实际上南京方面是有机会赢得战事的。虽然后来东北的易帙行动让詹森恢复了一些对于南京国府的信心,可这种信心在九一八之后再次跌落谷底。

    南京国府那种贪婪的嘴脸,畏敌的心态让詹森觉得这个zhèng fǔ似乎并不适合这个国家。也不适合成为美国在亚洲区的盟友。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詹森之所以态度转变了,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一封指示。这封指示提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似乎更让詹森有兴趣。

    是以,詹森才会对于南京国府的兴趣大减。因为他发现似乎那位先生更加的适合于成为美国的盟友,他曾经帮助过美国曾经留学过美国!甚至和美国还有着不少的合作。

    是以,詹森自此后对于南京国府的态度变得不冷不热。也不似之前那么的热情帮忙了,反而是有些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也宋子文找他斡旋的时候,詹森打着哈哈敷衍而过的原因。

    “总司令,那我就不兜圈子了!”便见得詹森笑着对蒋中证轻声道:“我国国会已经决定对rì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