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平定孙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平定孙吴 (第3/3页)

他们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

    为了表现出足够的信服力,曹军将士押着孙权来到西、南、北三个城门喊话。

    孙权被逼无奈,向城中正在抵抗的韩当、黄盖下令投降。

    韩当、黄盖虽然不情愿,但这是孙权的命令,他们若是拒不执行,形同背叛。

    曹军轮番向城中的江东军喊话,只要他们投降,征南将军保证不伤孙家一人,若是他们拒不投降,每隔半柱香,曹军便杀一名孙家人。

    韩当和黄盖商议一番,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保住主公孙权的性命,他日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建康城中有一万五千兵马,战死两千多人,其余一万两千多兵马在黄盖、韩当的率领下弃械投降。

    曹军接收了建康城,俘虏江东军一万多,孙权麾下的大将黄盖、韩当、程普、徐盛、丁奉、陆逊等人皆被曹军俘虏。

    文臣中的张昭、鲁肃、顾雍、步鸷、虞翻、诸葛瑾全被曹军羁押起来。

    建康城中的粮草辎重全部归曹军。

    李平在吴侯府发布将令。

    一、张贴榜文,安定民心。

    二、清点吴侯府钱财,登记造册。

    三、传令甘宁、张颌、魏延率兵前来建康。

    四、以吴侯孙权的名义,向各地发布檄文,命各地太守上表投降。

    五、不得毒打俘虏,不得侮辱俘虏。

    六、各营将士不许扰民,不许上酒肆、勾栏、不许凌辱妇女,违者军法从事。

    随着一条条命令颁布下去,建康城恢复清静,街上的尸体被抬出去埋葬,血迹斑斑的街道被清理干净。

    城中一切恢复如常。

    李平再次下令,命于禁派人给太史慈送去孙权的亲笔信,迫使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率五千精兵到达城外,突听建康城被曹军攻破,主公孙权被擒,所有将军和文臣全部成了曹军的俘虏。

    紧接着,孙权的亲笔信送到他面前。

    太史慈自诩忠义无双,不会违背主公的命令,他令五千精兵向曹军投降,而他自己,褪下盔甲,向着建康城拜了三拜,策马离去。

    于禁率兵接收了太史慈的五千兵马,唯独不见主将太史慈,便派人将这个消息禀报给李平。

    太史慈是名勇将,也是名忠义之辈。

    李平岂能与这等英雄人物错过,他接到于禁的消息,立即写了四封内容一样的书信,派出一千骑兵,沿着建康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追赶,一定要带回太史慈。

    骑兵们昼夜追赶,在彭阳湖附近追到了太史慈,将李平的书信交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单枪匹马的离开,就是不想投降曹军,李平的一封书信,却让他不得不回建康。

    太史慈拿着书信,随曹军骑兵回到建康城。

    此时,甘宁、张颌、魏延三人领水陆六万大军回到建康。

    李平在吴侯府给众将接风洗尘,特意安排人带太史慈一起赴宴。

    宴席中,曹军将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将领们频频向李平敬酒。

    唯独太史慈一筹莫展,一人独自喝着闷酒。

    李平笑着问道:“子义为何闷闷不乐?”

    太史慈回道:“主辱臣死,某戴罪之身,安敢与列位饮酒作乐?”

    李平微微一笑,不再作答,继续与众将饮酒。

    酒宴过后,他回到吴侯府后院,歇在了大乔的房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