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调虎离京 (第2/3页)
“皇兄若论在我大周之中,能叫几十万将领士兵信服追随的,其实未必只有我周显御能坐稳军机处这个位置,帅府萧家人也足有这个信服力。之前皇兄不也说过,萧老元帅年事已高,要恩准他留在京师,那臣弟觉得叫老元帅卸下远征重担,然后镇守军机处在适合不过。”
其实周显御的这个提议,周显睿在没知道萧瑾萱的身世,以及帅府和北戎暗有联系的时候,他其实是有这个打算的。
但如今周显睿对于帅府之人的信任几乎没有,而且还处于一种提防的戒备心理,军机处统领大周各路军队。
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敢将萧三江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怕对方以后会联合北戎成为内应,到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可是周显睿了解他这个七弟,因为同属沙场悍将,所以周显御对帅府是极为推崇恭敬的。
因此他的这种担忧是无法对周显御坦言的,随着登基称帝的时间越久,周显睿发现他独自一个人要承担的东西就越多。
不知从何时起,连被他一直推心置腹,信任器重的七弟周显御。
他也开始防着瞒着骗着,在也无法真正做到兄弟一心,其利断金了。
将心里这种无奈的悲哀收敛起来,接着周显睿神情未变的继续说道:
“其实我和显御一样,也觉得萧老元帅最为适合不过。但是老元帅威名远播,有他驻守边疆,诸子百国无人敢于对我大周轻举妄动。所以朕初登皇位,还是打算劳苦老元帅几年,叫对方继续留在边疆。而且萧家军返京也有大半年之久,朕的意思是不日就打算让他们返回边塞驻地,所以军机处人选还要从新另寻他人才行。”
闻听得这话,周显御到也不觉得这位皇兄安排有何不妥。
身为武将哪个没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萧三江年事虽然已高,但的确是镇守边疆的不二人选。
加上他对于周显睿向来信任,因此根本就没想到,这位皇兄此番对萧家军的安排是另有深意,更是暗藏杀机。
至于周显御,他在细想了一会后,不禁又举荐道:
“若是萧家人要领兵从返边疆,那臣弟觉得既然我只是离开数月,而皇兄一时又想不到合适的武将人选。那显御举荐一人,我觉得郭仪可兼此位。他虽然是礼部尚书,但为人灵活应变又强,军机处本就不是操练兵马,而是协调大周军队,所以我觉得郭大人定能应付得当。”
其实周显御和郭仪认识颇早,和萧瑾萱落难小镇时,他就觉得此人的确是难得的人才。
可如今郭仪进京一晃也不算短了,礼部尚书看似官位不低,但手中却无实权。
在周显御看来,对方那一身本事根本连三层都发挥不出来。
因此他如今会举荐郭仪,到并非顾念私交,实则是想给对方一个展示能力给周显睿看的机会。
若能从此得到重用,周显御到也乐见其成。
可是闻听这话,坐在龙椅上的周显睿,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
毕竟他还为王爷时,郭仪那跳脱不羁的性格,就极为让他不喜,甚至是觉得厌烦。
两人间的关系更是一度恶化到郭仪登门,周显睿连王府都不让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