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汤药 (第2/3页)
子自以为有理,正得意着,接着就被看不过去的人给揍翻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直接提溜着他离开人群,还不忘回头喊一嗓子:“你们继续哈,我来教训这瘪三,若是有哪个老板瞧上我这一身力气,就赏个活计,给口饭吃!”
三两句话逗笑了一干人,原本苦着脸在排队的,此时心情都转好了些。因为战争远走他乡,浮萍无果明月无根,干旱贫穷疾病,许多人甚至看不到丁点希望,心里空落落的。
但是反过来想想,即便朝廷正抵御外敌,还是拨款赈灾了,而城内有泰然商行等商户维持物价,如今又有几个医馆联手施药,咬咬牙还能挺下去!
叶箐箐让车夫绕道而行,这年头大伙都不容易,好在已经降雨了,快些把稻子种下去,秋末才有收成。
几日过后,那些上吐下泻发热的病人先后痊愈,活泼乱跳与常人无异,所谓瘟疫一说不攻自破。
石安城内渐渐安定了下来,让县太爷大大松了口气,就怕出什么乱子,而他又镇压不住。
心里寻思着这事过后,要写个奏章把裴家连并几个医馆的义举上报了,得到口头嘉奖也好,以鼓励那些商户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只是如今举国上下正值多事之秋,自然不是说这个的好时机,被夺走的城池尚未拿回,皇帝又病倒了!
圣上年迈,朝廷里党派之争剧烈,内忧外患压在心头,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政权暂由太子接手。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不关心谁接管政权,天高皇帝远,管那些作甚。倒不如来点实际的,早日结束战争,让他们的家人回来,或是减免赋税,这才是老百姓的盼头。
叶箐箐也不怎么关注那些,她想的是,以自身微薄的能力,如何替流民做点有用的事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拥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多人吃的。况且已经弄过粥棚,此法治标不治本,非长久之计。
最好还是让这些人有一份糊口的工作,依靠自己的劳力挣口饭吃,那才是最踏实最安稳的。
正巧,裴闰之给她找到了一位老木匠,叶箐箐非常信任他的眼光,高兴地抱着他吧唧就是一口。
一旁候着的魏庆看得眼皮直跳,默默移开视线,心想这位少夫人真是……热情奔放。自家神仙似得少爷,就被这样一个不按常理的女人给收服了,想想还有点愤愤不平?
而被当众吃豆腐的裴某人浅笑依旧,温声嘱咐道:“杨师傅脾气执拗,你莫要与他有口舌之争。”
叶箐箐点点头,有本事的人通常都有点脾性,不过能让裴闰之这样特意叮嘱的,看来当真是很有个性?要做好心理准备才行呢。
待到与杨师傅会面那天,叶箐箐看他胡须皆白,背部佝偻,老人皮三角眼,一副尖酸刻薄之相,半点没有想象中那种大师风范。
小心翼翼的与他打招呼,杨老头只冷冷的瞥她一眼,问裴闰之道:“这就是你媳妇儿?”
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秒记住 无弹窗
不过尚来不及多想,听着叶箐箐问话的妇人赶忙回头,怒斥道:“你个破孩子,谁让你来捣乱的!看我不打死你!”说了迈着泥泞的田地,往他那边走去。
眼看着妇人要出手教训人了,扔泥巴的孩子哇得一声率先哭了,还不忘头也不回地撒丫子逃远了去:“娘啊!我再也不敢了呜呜呜……”
“给我站住!还没打你呢哭什么哭,看你敢跑!”妇人一阵咬牙切齿,奋起直追,无奈就是没有孩子跑得快。
那熊孩子嗓门大得很,边跑边哭也不带气喘的,把稍远些做农活的人都看笑了,纷纷打趣他又闯祸了吧?
叶箐箐看那熊孩子被自家老娘吓得屁滚尿流,不由觉得好玩,这于大婶当真彪悍啊。
摆摆手笑道:“行了,幸好没有砸到人,小娃娃顽皮些难免的。”
田地里两口子眼见追不上孩子,只能一个劲道歉,儿子不懂事希望少夫人莫要怪罪云云。
叶箐箐对此一笑置之,“没事,家里还等着用辣椒呢,我先回了。”
两口子巴巴的看着他们走了,于大婶拿手肘碰了碰自家汉子,低声道:“当真是可惜了,方才……瞧他们那样多郎才女貌啊。”
那汉子反驳道:“有什么可惜的,少东家不也人中龙凤,只能说闺女长得好、又懂事,不愁没有俏郎君!”
“也是……”于大婶点点头,掩嘴道:“不如我们也养个闺女?”
“嘿,你这婆娘……”汉子瞪着她嘀咕两句,脸上忍不住笑起来。
这边叶箐箐偕同高峰往回走,两人一路无话,小村庄不大,没一会儿便到了院门口。
“进屋喝茶么?”叶箐箐扭头问道,高峰出奇的沉默,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忽的抬手把那一麻袋干辣椒甩给她,态度非常差:“我就不进去了!”
“……”
不进去就不进去,她不过是随口客套一句,语气那么暴躁干嘛?叶箐箐耸耸肩:“随你。”
“蠢货。”高峰重重的哼她一声,转身走掉了。
他回来之后,短短时日抱了她两次,虽说都是事出有因,但是看看她什么反应?如此稀疏平常,说白了就是厚脸皮!他怎么样也是个俊朗男子好吧,高峰越想越是气呼呼的,脚下步伐飞快。
亏他还对那短暂的一幕念念不忘,城门口佳人惊马,而他是那个及时伸手之人……本就快忘掉的画面,方才又来那么一下,只怕今晚又要该死的——入梦来。
高峰在那跟自己懊恼较劲,叶箐箐已然习惯了他突如其来的小脾气,没怎么放在心上。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日路边一出肢体接触,还能惹来流言蜚语。
眼看着时辰不早,苏氏给叶箐箐几人弄了些点心吃了,便让他们早早回去。
“咱们这一带如今生人不少,走哪都要当心点,”苏氏念念叨叨的,“还好有个车夫和采芹跟着,闰之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