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2 新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2 新房子 (第2/3页)

风,那一声娘亲哥哥是叫得心甘情愿,他们给予她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此时叶家誉显然是来套近乎,打感情牌的。他笑呵呵的把酥糖递上去:“箐箐啊,你总不能不认生父吧?”

    “你想怎么认?”叶箐箐面无表情的挑挑眉。

    “人生来有父母,自然是要认父母、敬父母……”还有养父母,不过这后半句他没说出口。

    叶箐箐点点头:“很有道理,只是以前是你们嫌弃我们累赘,把我们驱逐出去,我们已经是两家人了。”

    叶家誉一听这话,瞬间收敛了笑意,他看了看她,忽的长叹一声:“你也别怪当爹的偏心,桃姨娘怎么说都是爹的女人,芙蓉也是你妹妹啊,这过去的事……就过去吧?”

    “……”瞬间就自称她爹?桃芸不是被扶正了吗,怎么在他嘴里又成姨娘了?

    叶家誉见她不吭声,心里不由暗暗嘀咕,这小丫头片子倒沉得住气。

    两人就在店里安静下来,叶箐箐既不请他入座,也不给他上茶,客人上门就忙着收钱找钱,完全无视之。

    “生意不错呐?”叶家誉不着痕迹地往柜台里瞄两眼,随后往门外走去,“我说的话你好生想想,怎么说都是我闺女不是?这酥糖你吃着,爹先走了。”

    叶箐箐没有开口让他把糖带回去,就怕一理他就来劲了,看他这样三两句话轻易离去,恐怕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得,就看看谁比谁有耐心。说起来她还得感谢叶家誉当初那一巴掌,否则还不定能不能得到空间呢,若是没有空间后面一切哪能如此顺风顺水。

    回头跟苏氏说起这事,十余年夫妻关系,苏氏对叶家誉再了解不过了,当即一拍桌子怒道:“不用猜了,他就是为的银子!”

    叶家誉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那时叶家富贵,老太太宠爱幺儿,只要别太过分,基本是有求必应。大手大脚花钱习惯了,时常为零花钱对老太太软磨硬泡,与苏氏成亲之后做了父亲也没能改掉。

    当时她便劝说过两回,一把年纪了该稳重自持才是,花钱也不能这样随心所欲,难怪老太太把持财政不肯放手。为此叶家誉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更加不喜苏氏。

    后来又过了几年,老太太想着自己终有归去的一天,不如趁早放手让儿子们锻炼锻炼,她尚且活着,有事自然能兜住,谁知这一放手便酿成大祸!

    因着大老爷沉迷花鸟虫鱼,曾经走仕途不顺,便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全然懒得理会家中事务,一应商铺自然交到了叶家誉手中。

    一开始他尚且小心谨慎,摩拳擦掌准备干番大事业,只是天底下哪有一口吃成胖子,不懂得厚积薄发,哪来这么多机遇等着他暴富。更兼手底下有些狡猾管事阳奉阴违,让他焦头烂额。

    一些小错处也就罢了,偏偏他被诱哄着染上赌瘾,赌注越玩越大,在某个夜里被酒精冲昏头脑,竟然把所有产业都押上了,叶家顷刻间被败光,才有了后头一系列磨难。

    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秒记住  无弹窗

    苏氏点点头,道:“头一回种,我们经验也不是很足。”这一个冬天,便随意种些东西肥田吧。

    原本农户收完这一季稻子,就会种些豆子番薯一类。南方气候温暖,一个冬天足以收成,不妨碍开春后继续种下水稻。

    这上万斤的粮食,苏氏只留下一小部分自家食用,其余全部卖给泰然商行,反正他们旗下除了酒楼还有粮铺,不愁卖不出去。

    院里没有粮仓,添了两个人口之后就连杂物间都没了,谷子哪有地方堆啊,何况放久了便是陈年旧米,索性都卖掉,吃完了再买回来。

    有了卖粮食和梨子罐头的钱,家里建房子一事终于提上日程。

    叶箐箐捧着下巴听苏氏跟余大桂请教,这里的习俗是建房子之前先请风水先生,挑日子看朝向、格局划分等等,风水先生全程跟进。

    “我可以插句话吗?”叶箐箐举手示意。

    余大桂笑了笑:“你说。”

    “我不反对请风水先生,但是格局这件事能否优先考虑我的意见?”

    叶箐箐又不是学室内设计的,对这些也是一窍不通,她看中的是实用性,特别是厕所!

    室外厕所多有不便,而且这时候的厕所设计不够人性化(不带冲水的),脏臭得很,啊啊啊真的受不了。

    “小丫头意见还挺多。”余大桂扬扬眉,解释道:“请风水先生不过是图个好兆头,又不是事事听他的,你们可以与他商量。”

    苏氏点头受教,送走余大桂之后,一手拉过叶箐箐,嘱咐道:“建屋子的事情你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子别多嘴。”

    她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显突兀呢?叶箐箐在嘴上打个叉叉,暂时乖乖回房了。

    盖房子大兴土木,非个把月不能完成,在此期间他们一大家子住哪是个问题。

    在苏氏为此发愁的时候,叶箐箐躲在屋里开始画图纸,自家居住的屋子当然得图个方便舒适,此图纸名为——茅厕示意图。

    其中重点便是化粪池,能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密封的外形避免如厕时面对排泄物的尴尬,也不会臭气熏天招来蚊蝇一类。

    相比起露天的茅坑不知好了多少倍,卫生环保简直是居家必备!

    挖一个化粪池并不困难,叶箐箐画的图简单易懂,其线条一目了然,想必跟建筑师傅说一声就能意会她的想法。

    都是自己搭建的便器,在此基础上弄一个斜坡的滑粪道,每次用完一瓢水下去,冲的一干二净。

    人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年头没有水泥,但有一神物名为糯米砂浆。将糯米汤和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制成浆糊,然后将其填补在砖石的空隙中。超强度且极具耐水性,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叶箐箐拿着图纸开了个家庭小会议,把原理一说,苏氏和叶志风均听得目瞪口呆。

    “这茅厕可真是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