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实地调查 (第2/3页)
。
邓丽莎进屋,趁着灯光一瞧,这姑娘身上的衣服哪里只有时髦而已,料子又透又亮,甚至能就望见白色的里衣。
邓丽莎按了按帽檐,小声嘀咕:“她也是可怜见的,不曾穿去街上就不算有碍风化吧。”
沈初云只管笑,坐下来压低嗓子稍问两句姑娘名姓,用了些点心,留了一张两块钱的钞票,便就起身走了。
鸨母和她女儿知道这是没相上的意思,笑着送她们出去。
邓丽莎是不懂的,静默着只管跟在后头走。
再走一家,几乎情形相似。这一次沈初云出手极为大方,拿了两张五块的钞票,和接客的姑娘不知唧唧哝哝说了什么话,出门时,手里就多了一张照片。
邓丽莎要接来看,沈初云却揣进了兜里,道:“一会儿再看也不迟。这里都是清吟小班,还有茶室和下处,有时间真该到小下处也去看了,才算是深入调查。”
“你怎样知道这么多?不应该呀。”邓丽莎皱了眉头不解。
沈初云不答,只管长长呼出两口闷气。
这种地方本不该是大家闺秀好奇打听的,当初也是迫不得已,一礼拜见不着韩仲秋,只好去问听差,他究竟爱往什么地方钻。刚一打听出来还不觉得如何,那时她也不过旧式女子一个,以为自己有义务找到丈夫,再劝其回头是岸。寻着一张带粉香的名片,照着上头的住址找到胡同里一瞧,可真让沈初云大开眼界了。
事后,沈初云才知道那位姑娘是在整条胡同里都算是出挑的,大约也是韩仲秋那时的心头好,穿衣打扮倒有几分好人家的样子,只是牙尖嘴利极了,明知道沈初云是谁,还故意讥诮道:“呦,哪儿来这样俊的人物,到了咱们家,妈是要发财了。你做什么跟着我妈呢,自己请两个娘姨大姐伺候着,单立门户不好吗?”
当年沈初云年岁小、见识少,一点也沉不住气,正上了那人的当,气得直嚷出自己的身份来,又要她把人叫出来。
女人一笑,又道:“我们在此地那是没法子,怎样少奶奶也纡尊降贵起来,叫其他客人见了,以为你跟我们一路货呢。这黑灯瞎火的,你又生得不错,一路上过来,就没有客人误会吗?真要有人跟着你就好笑了,一路跟到官老爷家里,人家说起来原也没错呀,烟花巷里瞧对眼的人,不都跟着往屋里钻嘛!”
说时,众人都捂了嘴笑。
也就是在那时,沈初云渐渐知道了,出了家门,外头的世界是全然不同的。而从家中母亲和婆婆那里学到的,所谓人有高低贵贱仿佛也不成立,并不是谁出身高一些谁就嗓门大。丈夫的心也不是瞧着谁守规矩,就会偏向于谁的。
邓丽莎看着沈初云满眼都是水光,又似沉溺于回忆,就猜出了一些眉目,再没问过什么,只管随着她一路去看。
约是十点钟,两人才算走完了四等不同的烟花场。
回到车里,沈初云拿了先时那张照片与邓丽莎看。
只见上头是个光着腿的女子,上身只有小抹胸,下身只穿一条兜肚裤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