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章 痛心的真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1章 痛心的真相 (第2/3页)

店子里,借回了两把高凳子,然后去开在小区后门口的梅记凉卤买回了下稀饭的凉菜。

    从借凳子到买凉菜期间,一路都有租了余明月家铺子的人,看到余天周后,就焦急的上前来向余天周打听税务部门找上门来处理的结果,余天周也照实向他们说了一遍,有了在李记杂货店的经验,这次余天周把事情的原委,都慢慢给围在身边的众租户给讲了一遍。

    好在,也许是余天周讲得清楚有序,这头的11个租户都没像李智那小伙一样的反应,在谈到往后每月要交50元税的时候,除了有几家不太情愿的外,其他的都说等税务工作人员找他们时,会配合上交,但也都在对往后的经营条件方面,各自提出了些意见。

    比如,丧葬铺的张强就提出,希望余天周带头找税务部门谈谈,给通通水电,说现在这没水没电的,白天想洗个手或是打扫擦洗一下不方便不说,晚上住在店里守夜黑灯瞎火的只能打电筒,还害怕。张强说到害怕时,引得众人一阵的笑,都取笑他,说他胆子明明比耗子还小,干的却是熊胆包天的买卖。

    更有几个考虑问题比较接合现实的,则希望余天周能把每个铺子开一个通往院里的后门,这样他们不管是到院里那刚架通的水管边接点水用,或是去院里上个厕所都能方便些,至于通电的事嘛,也期望能尽力给解决了,毕竟现在这片生意越来越好,有时候天都快黑下来时,还有不少的人在逛上转悠,铺子里不通电不能正常营业,实在是不小的损失。

    余天周到梅老爷子家那接回了水电的事,这些商户都知道了,自院里架了水后,这些人就接到了通知,每天早上的时候,都会提着准备好的水桶,去院里提些水过来用。

    以前的时候,他们每天要么是提着水桶偷模着跑到医院厕所里去偷接水来用,要么就是找了同在这片做生意,又住在小区里的租户,到这些人家里提水来用。而这些人最常去提水的人家,就是梅记凉卤的梅老爷子家,梅老爷子如今是这些租户公认的最大方热情的好人,只不过梅老爷子家住在四楼,每天爬四层楼提水,对于大家来说还真是不小的负担。

    上厕所的时候,因为去余明月家院里比医院远,他们基本都是往医院跑,晚上医院关门余明月家院门也关了时,有些人就打着电筒,跑到进小区那条公路左下方靠江边的荒地里,随便解决,久而久之,那地方都是股臭味,有时候半夜去上个厕所,还会踩到别人或是自己之前埋下的‘地雷’。

    除了这些外,还有人提出希望余天周能把商铺如今的泥土地面,弄成水泥地,说泥土地面实在不方便打扫卫生芸芸。对此余明月倒也理解,先不说这些租户都是城里人习惯了水泥地,单就是泥地容易起土这点,就真是不卫生也不美观。

    但这个问题看似比通水通电容易解决,其实却是最难搞的,打个水泥地花不了多少钱,问题出在这些商铺如今每天都营业呢,想打水泥地至少得把铺子里的东西搬空,然后再施工,然后水泥地面干后,才能再搬回去继续营业,这样一来至少得花上五六天时间。

    余明月正在感慨,她家当时修铺子时考虑不周,她又打算着不两年就要拆了重盖小楼而没提醒,而造成这样的不便时,就有人把改铺水泥地不单麻烦,还要耽搁生意的问题给提了不来,那提议的蔬菜店老板一听,也不再在这问题上纠结了。

    余明月家一天卖菜有200左右的利润,这同样卖菜的菜店老板,就算挣得没余明月家多,但也一定有一百多块,这年头,一百多块可不是小钱,他哪里愿意耽搁这生意。

    一圈耽搁下来,等余明月跟着余天周到梅记凉卤买了凉菜,又提着两只高凳子回到水果店时,已经是一点过了,孔明英看到余天周耽搁这么久,还不满的抱怨了两句,直听到余明月把情况大概说了后,才是没再念叨余天周饿到了大家,而是赶紧的让余明月去叫孔家两兄弟和余志宗过来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