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爱情这种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爱情这种事(下) (第3/3页)

  随安俊赫一路走来,对她都不陌生了,也都知道她的脾气,也没谁在意她的冷淡,稍稍嘘寒问暖几句,见智秀不理不睬,也就各自散去,继续或站或立,安静等待。

    其实,智秀没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望着紧闭的门扉,她紧紧抓住扶手。

    走廊的灯光温和地照耀着,在她长发披散的侧脸投下一抹阴影,那张精致的脸蛋儿,因为此刻隐隐流露的紧张,而显得有些冷硬。这样一动不动地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一直注意着她的车元成,忍不住蹲下身轻声劝道:“智秀,要不你先去休息室休息一会儿,有消息了,我立刻去通知你。”

    智秀只是摇头。

    “这样对你身体不好……”

    “身体再不好,多等几个小时的力气总是有的。”

    对她的固执,元成报以苦笑,正准备再多劝几句,紧闭的产房门扉再次打开,呼啦啦,不止候在门前的智秀,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所有人,都转首望来。

    这么多人“凶神恶煞”的围观,刚打开门的小护士被吓了一跳。

    (上面已有5k,今天回来的比较晚,请容我先凑2k字,明天中午准时修改补回,安卓客户端的书友到时可以使用书页的“更新本书”功能进行更新,不会造成阅读障碍)

    静冈市,临海一家医院,装饰豪华的产房外,走廊里坐满了人。

    所幸这是家私人医院,金钱开路之下,院方提供了最好的服务,这处楼层早已封闭,除家属亲友和医护人员之外,外人也进不来,况且还有车元成安排的几个随全秉国从韩国飞来的保全人员,守在走廊两端楼梯间和电梯的出入口。

    安家的下一代即将降生,这个小集团内部的高层,都放下手中工作,不远千里赶了过来。

    本就留守静冈的权宝根、在韩国的朴英俊、全秉国,以及半个月前刚刚协办好gmarket私有化后的人事,回转美国开始处理网络事务的金政旭,还有金兰斯、崔文胜等从釜山出来的老人,还有朴家的几位表兄弟姐妹……加上随行的秘书、助理,二十多人聚在走廊之中,或者彼此相熟的三三两两互相聊天,或是此前未见的趁机结识。

    所有人都压低了声音,哪怕讨论起什么问题,也会下意识时刻关注那扇紧闭产房的门,以及门前没有人敢于打扰,只有扎克伯格和平井一夫陪伴的安俊赫。

    那片方寸之地,实在牵动了他们的心,这个暂未成型的小集团,或许还比较稚嫩、薄弱,但随着安俊赫的事业一步步扩大,对这些跟随安俊赫白手起家,打下如今天地的老人来说,安家下一代的降生至关重要。

    一年之前,如果说众人对于掌握如今的财富,还仅仅存于奢望,底气不敢多想的话,那么这一年来,神话般崛起的路程,无疑丰富了他们的野心。

    非是个人的野心,而是对于集体。

    一年前,即使心气最高,野望最为深厚的朴英俊,最大愿景无非就是跟随自家表弟,努力经营公司和朴善伶风投,一面经营实业,一面操纵资本,希望有一天能推动上市,融得雄厚资金渐渐打造一个集团。

    类似权宝根这样被多年办公室斗争蒙蔽了眼界的,连这样的“妄想”都从来没有升起过,稍大些的贪婪,多半也就升职加薪而已。

    可是转眼之间,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就这样临近了,短短一年之间,安俊赫的个人财富飞速膨胀,他们的地位权力何尝没有水涨船高?眼看集团化的目标唾手可得,一些心思便蠢蠢欲动。

    未来的集团化已成定局,作为元老,安俊赫待他们不薄,分红、权力、地位,可以说,只是如此就足够富贵后半生。但人类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站在山脚看了风景,就会想站在山腰看一遍,山腰看完了,又会想站在山顶,而当登上山顶,发现还有一座山更高,欲望就这样不断地升腾起来。

    欲望高涨了,眼界开阔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大的野心,集团不再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所跟随的领导者,今年才21岁而已,他还有35年甚至40年的春秋鼎盛、年富力强(在领导者的定位上,60岁正当壮年),以他的智慧和手腕,何不将目标放得更大一些?

    比如,家族!

    家族的意义没那么简单,有些小说家言,似乎一姓只要多繁衍就可形成家族,却不知这论调实在荒谬,按照他们的想法,众多英才也不必做事了,整天窝在家里当一匹称职的种马,努力造人,到时自可“家族”遍地开花。

    这就与一滴墨水妄图污染海洋一般可笑。

    家族的含义非一姓之家,而在于“集众”和“体制”!

    “集众”的意思不只集人,它包含的方向相当广大,包括财力、政治、外交,财力支撑消耗,政治提升地位,外交合纵连横,统合起来便是力量。

    有了力量,才能养育人才,掌握权力,打击敌人,结交盟友。此是对外!

    “体制”则是明确规则,使力量集中。很多集团的创始人,为何一代、二代后便落幕,还使外界产生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无非第一代开始,就分薄手中的力量,去世时将财富、权力、人脉散于子女之手,子女去世再分散。再大的力量,这样两次三番分散下来,也如清水倒入浓汤,稀释的几无味道。

    (夹带一下私货,我写飓风才开始研究经济,特别是韩国财阀,查了很多公开的报道,个人认为现代集团的分崩离析其实是注定,它的问题就是没把权力集中在继承人手上,导致其他几位所谓“王子”有能力反抗“太子”,郑周永若能学李秉喆那么决断,离位前就把其他子女踢出局,韩国乃至半岛的经济政治格局,恐怕都要是另一个样子,在当时的社会,郑周永和郑梦宪父子是财阀中少见的左倾民族主义,对于促进朝韩和平统一非常积极,可惜他们的理念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数十年举步维艰。)

    但是如果参考一下世界知名的,传承上百年的一些家族,不难发现,这些家族都有相关制度统一安排教导族人、统合族内力量,提供资财、便捷支持族人发展,并通过监察、管理机制,从有所成又无继承的族人手中接纳产业,或者回购,使族产不致外流。

    简而言之,“体制”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内。

    一内一外,这建立起来的规则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政府,自有其运转上升机制,它所提供的机会,自然也需要竞争,但与外界的狼多肉少相比,机遇何其广大,一家一姓是消化不了的(古代的条件下倒是可以,因为古代帝制下的政治力量实在是个bug,一人可兴一族),自然就要多家参与。()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yunlaige★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