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3/3页)
起。
两人之间谈及的话题,也从最开始彼此投好的杂事,渐渐转向工作,乃至一些核心体现。
游戏、互联网、市场分析、未来趋势、人事管理、经营理念……无所不包,无所不谈,通过他的话,身在局外的安俊赫,慢慢了解到了索尼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斯金格想要改革的方向,以及平井一夫目前正面对的局势。
很糟糕!
此前他所知的索尼的问题,一直是从索尼公布的财务报表,以及官方发布的动态来了解分析,虽然外界很多人唱衰,但在已知的显示中,索尼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它的电视业务还在创造利润,曾经的彩电巨头即便转型液晶步伐迟钝,但多年彩电领域的成功,扔保留着巨大的无形资本,特别是品牌号召力,“索尼”这个词汇,还是消费者眼里的选择标准。
它的危机来自内部,来自工程师集团。
从索尼创立开始,它就在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的规划下,一直以工程师的硬件价值观为主导,这种价值观,在日本乃至全球都不陌生,有媒体把它叫做“工业化制造模式”,这种模式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品的“规模、质量、成本”!
这种模式在工业时代,是风行全球的利器,任何市场都无法阻止高质量、低成本的商品大规模冲击,但时代已经变了,随着新一代渐渐成长,工业的嘈杂正逐渐离人们远去,如今统治地球的,不是高矮不一的黑烟囱,傻大笨粗的重型机器,而是信息、时尚、数码!
现在的世界,是后工业的信息时代。
人们的审美标准在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工程师的硬件价值观所注重的,对质量和成本的精益求精,对创意和时尚的忽略,已经脱离了时代!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年为了促使工程师成为集团的主导力量,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一直不遗余力地加深工程师的话语权,又使他们互相独立以作限制。
结果现在,索尼内部各个由工程师统治的技术部门之间,几乎已经全部是竞争关系,山头主义倾向相当强烈。
平井一夫给安俊赫举过一个例子——索尼的相机部门,从不会给手机部门提供它最新的技术,因为相机部门旗下也有一部分与外人合作的拍照手机品牌,提供给手机部门最新技术,他们就只是配角,得不到好处,反而卖给和外人的合资企业,却能营造一份漂亮的账单。
索尼的影像部门,也从不会主动配合电视部门提供自己最好的产品,游戏部门、移动部门、娱乐部门……所有部门都一样,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他们彼此有竞争,或者高管一言不合,也可能仅仅是懒得去做。
这种荒谬的事情,在安俊赫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哪怕他的,权宝根与朴英俊水火不容,可是音乐部门和娱乐部门的合作,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就算韩国以内乱丑闻出名的现代集团,汽车和重工两家关系最恶劣的时候,也没停止过合作。
但是多年来,索尼一直都这么互相拆台。
平井一夫向安俊赫说起这个例子的时候,正值音乐和索尼音乐(东京)又一次谈判破裂,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索尼音乐抓住入股问题不放手,这一次,则是紧咬着签下音乐旗下所有歌手不松口。安俊赫之前还想不明白,索尼音乐为什么吃相这么难看,听平井一夫说了那些奇葩例子才恍然。
自己大概是被牵连到的……索尼音乐目前的负责人是盛田昌夫,日本帮的代表人物,对方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自己和平井一夫过从甚密的事情……那些苛刻的条件,多半就是故意的!
想明白真相的那刻,安俊赫真不知道自己该苦笑,还是该自嘲一句,躺着也中枪!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索尼不这么乱的话,他又怎么会选它作为合作对象?()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yunla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