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热点与评论(九千大章,求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热点与评论(九千大章,求推荐) (第3/3页)

大了。”

    类似的言论,在预售第三天,仍旧达到2万的稳定数据时,彻底在网络上爆发。

    他们完全不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现象,如果造成这种现象的是徐太志之类资深的人气天王,他们当然不会意外,因为那些歌迷的忠诚是多年累积下来,规模数量一点点变得庞大的。

    可是安俊赫呢?他只是3个月前刚开始崭露头角而已。

    不过,这样的调查倒让某些群体欣喜不已――安俊赫的anti饭。

    曾经两次绯闻以及一剧成名的影响,为安俊赫吸引到人气的同时,也给他带去数量巨大的anti群,有些是宝儿、河智苑的狂粉转化,有些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些人在网络上任何报道他新闻的留言板中大肆嘲笑:

    “原来那么漂亮的数据就是靠着狂粉硬撑啊,赶紧滚出歌谣界吧,你不适合混这条路。”

    “现在3天7万,不知道上架后的实际销量,3天有没有7千?或许再降一点,700怎么样?”

    ……

    s・m公司,正和侑莉在安俊赫工作室里偷懒享受地热、空调的允儿,狠狠拍了下鼠标,“这些anti真是气死人了。”

    女孩咬牙切齿地叫着,旁边一样凑到屏幕前浏览留言板的侑莉,也是很不爽的样子。

    不远处正在琴架前写着曲谱的安俊赫,闻言抬头笑道:“好啦,别为那些人生气,不值得。”

    “可是真的很不爽啊,听他们的口气,好像哥哥的歌多烂一样。”

    “就是!”侑莉附和着,随即不解道:“《1分1秒》明明很好听的,不只anti饭,为什么网络上都还没有人评价呢?”

    提起这个,安俊赫也有点皱眉,早在预售的首日,公司展开宣传的时候,就把提前印制好的一部分repackage版唱片寄给各大权威音乐刊物,或者部分知名乐评人。这是固有的宣传手段,一张专辑口碑如何,是否值得购买,多数时候都掌握在这些权威刊物和知名乐评人手中,在网络尚还未成为主流流通渠道的现在,许多民众也乐于根据他们的指点选择购买倾向。

    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乐评人到现在都没有对他的专辑发表评价,如此也造成他在网络上的尴尬局面。

    大部分网站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粉丝的狂热上面,而他那漂亮的预售数字,也确实是粉丝刷上去的,不可避免的就给人一种,他的专辑其实不怎样的印象。这也是anti在网络上大肆攻击,他的粉丝反击却没办法占据上风的原因。

    公司方面对此也很奇怪,可是却完全没办法影响那些在圈内很有地位的知名乐评人,否则当初神话、东方神起出道,也不会被乐评人批的狗血淋头了。

    “看来暂时不能指望他们了。”安俊赫想着,所幸公司的大规模宣传即将展开,《memory》一直依靠粉丝刷预售支撑的窘迫局面,也即将有所缓解,甚至可能出现暴涨的情况!

    他对此很有信心。

    果然,27日,专辑预售第四天,在网络上还对安俊赫粉丝的忠诚议论不休的时候,s・m公司的大规模宣传骤然降临。除开一些音乐性的电台节目,许多商场、音像店等隐性渠道也迅速被攻占,2分钟预热版mv和3分钟宣传版音频,在商场的家电、影音设备区频繁播放,授权的预售店在囊括京畿圈之后,以更快的速度向周围城市乃至全国蔓延过去。

    大规模的宣传,造成的第一个结果,便是安俊赫在阔别一个月后,再次登上naver搜索一位,同时登上的还有“宝儿”、“1分1秒”,连出演mv的金宝京也上了搜索三位。

    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听见《1分1秒》忧伤的曲调,安俊赫轻盈安宁的说唱,宝儿温柔缱绻的歌声。

    每天不知有多少人被mv和歌声吸引,走进音像店,付出小小一笔2000韩元的费用,拿到一张预购单。

    大规模宣传爆发的头一天,单日预售骤增到4万。

    这个远超首日的数据,再次令媒体哑然,这时可没有人再说什么粉丝支持了,前三天的持续爆发,粉丝的力量已经透支的差不多,不可能再出现这样大幅上扬的情况。单日便超过前面两天的数据,说明这张专辑确实有吸引人之处。

    不少人开始从网络上的纷扰脱离出来,第一次准备正视一下,安俊赫的出道一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人们预购花钱。

    也就在如此情况下,专辑正式上架的前一天,第一篇评论新鲜出炉。还是曾经评论过安俊赫的《大众音乐之声》,韩国最权威的音乐刊物之一,评论者,也是当初将他称作开拓者的姜明石。

    这篇评论,依旧叫《开拓者!》,不同的是,不再像上次那样只简单出现在网页上,而是郑重地收录进影响力更大的实体杂志发表。

    开篇便写道:“这是篇迟来的评论,早在4天前,s・m公司就将《memory》送到我手上,6首歌曲,我听了很久,一直不确定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直到杂志印刷发行的前一天,才将种种想法化作文字,落于纸上……

    首先是《1分1秒》,数个月前,第一次在网络上听到它时,我就对它进行过评论,当时我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它可能会成为kpop一个新的流派。我的不确定,是因为没有听过它的完整版,如今我可以大声地告诉你们,‘可能’这个词可以去掉了,它确实是一个新的流派,一种新的纯粹的韩式hiphop歌曲,一种此前完全没有人做到,甚至作为‘先驱者’的徐太志,‘继任者’的辉星都没有做到过的,彻底脱离sibuya风格与风格的hiphop歌曲……舒缓与节奏的完美融合,叙事诗一般的作词,使它在我心中上升到精品的高度,而安俊赫,用他轻盈如絮语的声线,独特的唱功和对感情的丰沛把握,令它成为经典……”

    “但让我惊讶的是,安俊赫在第一主打开创了新流派的时候,于第二主打陡然转换到另一个流派――体裁交叉!这是近年全球音乐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将多种不同风格的曲风糅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听觉印象,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耳朵。但事实上成功者寥寥无几,多数作品只是一团乱麻的大杂烩,特别是国内,目前能完美糅合多种曲风的只有徐太志,而安俊赫,在第二主打《不落的太阳》中也几乎做到。他以舞曲为基调,将朋克与hiphop巧妙地添加其中,利用强烈的节拍将三种风格完全贯通,虽交叉间略有迟滞,但完全不同于上一首的干净利落的直线性说唱,却淡化了那一点点不和谐,使旋律回味无穷,宛如梦幻。更难得的是,在力量感十足的节奏中,歌曲本身由歌词表达的意境,仍旧承接了第一主打隐隐的忧伤氛围,把关于思念,关于离别的惋惜,用一脉相承的细腻表达出来,没有多么深刻的痛苦或绝望,只是一段淡淡的回忆,就如专辑名的memory!”

    “除了这两首主打之外,也要着重介绍一下没有进入主打序列的《一句话》。还是表达分手离别主题的歌曲,但与前两首不同,这首对情感的渲染要更深沉一些,是一首完全的抒情歌曲,缠绵哀痛的旋律被安俊赫用《雪之花》那样经典的唱功演绎出来,使它成为不逊色前两首的精品,但大约是风格关系,令它无缘主打,着实有些可惜,事实上,它完全可以作为一张单曲推出……”

    洋洋洒洒,对三首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每首都有着极高的赞誉,可见姜明石写下这篇文字时,怀着怎样欣喜、兴奋的心情。而在文章最后,他如此推荐:

    “这是一张相当精致的,真正属于音乐人,也属于广大民众的唱片,有着深刻艺术的同时也未放弃流行性,雅俗共赏的把握恰恰合适。虽然只有6首歌,但从各种方面综合起来看,完全不输于大多数的正规专辑。期待它的上市,虽然我已经拿到了一张repackage版,但仍想亲手买一张作为表达喜悦和对词曲作者安俊赫感激的心意,国内目前缺乏这样敢于大胆尝试的创作歌手!”

    这篇评论一出来,便仿佛晴天霹雳,震得歌谣界鸦雀无声,而且不只姜明石一个人,俨然约好的,众多乐评人的评论在这一天纷纷冒了出来,将各种赞誉集中在安俊赫头上,尽管褒奖的词汇多种多样,但有一点――乐评界完全忽略了他偶像歌手的身份,而是把他作为一个创作型的实力派来看待。

    偶像派、实力派,两字之差,在歌谣界的身份地位就不同。

    就在这样评论圈连篇赞誉,歌谣界一片诡异无声的奇怪气氛当中,时间度过2月最后一天,飞快走入3月,《memory》正式上市的日子来临了。

    许多因为评论圈的好评一时失声的人,一边默默无言,一边猜测安俊赫自昨天傍晚最终达到16万的预售,有多少会转化为实际销量。

    他们已经考虑好,如果销量强劲,那就跟风去赞扬,如果销量普通……哈,安俊赫xi,只好对不起了,谁让你好评那么高,到时不大卖的话,别怪我们黑你!

    ;

    【本站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