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 顺塔调查报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1 顺塔调查报告 (第2/3页)

三大族群。

    一曰江淮族群。陆秀夫和陆自立是赵宋淮南东路楚州盐城人,魏东生和名义父亲魏复宋的今世籍贯也是盐城。以陆自立、魏复宋、魏东生等为代表的军官,多是淮南东路籍贯,彼此慢慢在异国他乡的顺塔王国形成了淮南帮。

    二曰福建族群,三曰广南族群。因为地理优势,崖山海战前后逃亡南洋者,多是赵宋广南东路和福建路等地沿海居民,也即后世华国的福建和广东地区。十余年间迁居顺塔王国的新移民,几乎都是福建族群或者广南族群,他们也慢慢形成了福建帮和广南帮。

    这些分裂,远比魏东生想象中的更严重。

    举例来说吧,小小菜市场,祖籍所在地的隔阂就比后世的民族隔阂还严峻。一名祖籍赵宋福建路漳州漳浦县的平民,他来菜市场买菜,总是习惯性无视其它地摊优先光顾漳浦老乡的门店。有漳浦的店就去漳浦的店,没有漳浦的再找漳州老乡,没有漳州的再找福建老乡,如是艰难地慢慢拓展社交圈子。同理,所谓的福建帮名下,也存在一层又一层的漳州帮、漳浦帮、某乡级帮、某村级帮,山头多的令魏东生目瞪口呆。

    在没有民族主义的1297年,地域歧视或者说地域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包括劣品明日环推演的三十年记忆,魏东生生在河东省盘阳市,前世今生分别在绿通市和燕京市完成本科教育,而后一直在燕京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些城市肯定都存在地域观念,但是哪怕极端到地域歧视,他们也不会详细地分到一区一县各有山头啊?以燕京为例,住在望京的燕京土著与住在五道口的燕京土著,很难想象他们会因为家庭住址而分裂成朝阳帮和海淀帮。

    顺塔国内的祖籍山头乱象,魏东生非但没有见识过,更无法理解。

    有必要这样抱团取暖吗?

    相对来说,淮南族群的地域观念就差,虽然形成了所谓的淮南帮,内部却没有继续细分成楚州帮或高邮帮、泰州帮等等。或许因为内部更容易整合为一,淮南帮人口虽少,却能在顺塔王国境内牢牢压过福建帮和广南帮。

    就顺塔王国来说,江淮族群地位较高,而福建族群和广南族群与南洋其他南宋遗民势力外援联系密切,彼此互相制衡。

    杨新宁之所以不敢随随便便废杀魏东生,或许就是害怕福建族群或广南族群以为魏东生复仇名义招呼朋党。环视南洋诸岛,江淮族群是少数中的少数,一旦顺塔王国丧失陆秀夫和陆自立的威望牌坊,杨新宁即使篡权成功也很难安稳混下去。

    另外,还有一则小细节。

    这群逃亡南洋的南宋遗民,无论江淮族群,还是福建族群或广南族群,都异口同声自称为唐人。不说汉人,或许是因为汉人一词在当前语境里特指北中国人,是蒙元四等人体系的第三等人;不说南人,或许是因为此乃蒙元政权对南中国人的蔑称;不说宋人,情感就相对复杂了,一些南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