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 资本铁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3 资本铁屋子 (第3/3页)

胡萝卜,当中产阶层有了迫切需求,当中产阶层有了不得不工作的理由,资本才能牢牢驾驭中产阶层。

    这些现象并非某些统治者的刻意垄断,而是资本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强行解决了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资本市场也会滋生新的三座大山,因为资本需要可供压榨的人力资源。

    试想,如果孟海歌、孟海咏姐妹业已大富大贵无欲无求,如果不努力工作也有无尽财富可供挥霍,谁愿意辛苦奔波啊?

    最少,孟海歌不愿意。

    可供压榨的人力资源,是资本社会的序运行的前提。

    制造需求,制造困境,而后才能把自由的人推到由资本定价的人力资源市场。

    有了这些觉悟,孟海咏再去欣赏孟海歌的正能量誓言,陡然泛起悲凉情绪。

    哪有什么鸡汤啊!

    哪有什么正能量啊!

    姐姐,你再努力赚钱,也是资本洪流的一朵小浪花啊。扪心自问,你在祝为的工作,你去乌联的新工作,真是你心甘情愿的人生目标吗?除非机缘巧合晋位大资本家,否则你注定要为别人的事业而奔波一生啊。

    孟海咏仿佛觉醒了。

    然而,这种觉醒滋味并不好受。

    就像鲁迅《呐喊》自序的一段比喻: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孟海咏觉得万般痛苦。

    孟海咏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将来。

    再努力拼搏,再努力赚钱,也难逃铁屋子闷死的囚徒困境。

    人失去了自由,才能被资本定价。反过来说,当你被迫接受资本定价时,你已经丧失了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普世价值所谓的自由,而是藏在己心的一丁点儿自由意志,而是作为智慧生命的唯一尊严。

    每月三万救命钱,孟爸就能续命。

    月薪三万或者更高,就能续命孟爸。尽管现在看起来很难做到月薪三万,孟海咏却勉强有些信心。可,这世间不只存在一种病,也不只存在孟爸一名亲人。如果孟海歌病了呢,如果未来丈夫病了呢,如果未来孩子病了呢?在资本奴役的社会,孟海咏永远只能随波逐流见证资本对她的摧残。

    孟海咏毫无反抗之力。

    想到这样的绝望事实,孟海咏几乎丧失前进的动力。

    如果努力毫无意义,还有必要再努力吗?

    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孟海咏不愿唤醒孟海歌让她感受令人窒息的绝望。

    且让孟海歌充满正能量地拼搏奋斗吧,昏睡死灭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忍住心中的负面,孟海咏简单描绘乌联所见所得:“乌联行政区划有核心区和非核心区之分,非法部落武装力量大抵都聚集在非核心区,乌联首都温克市近郊其实比国内城市还安全。而且论人口比例,温克市半数都是华人,简直就是一座较为国际化的华国小县城。祝为的超大型智能化工厂产业基地坐落在温克市东南,应该没有什么安全顾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