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 展望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8 展望未来 (第2/3页)

别和镜头翻译更要厉害十倍?”

    魏东生却没有当场给出答案:“且等几天吧。”

    东勤勤、邓裕是姬素素的同学好友,却不是魏东生的同学好友。谈了谈职业发展规划,谈了谈春秋搜索的发展前景,谈了谈春秋搜索的人才政策,魏东生便令人把远道而来的邓裕、东勤勤分别送到搜索研发部和自然语言处理部。

    会客室只剩下姬素素和魏东生。

    姬素素目视东勤勤、邓裕离去,提议说:“你还有事情忙吧,我先去人工智能部。”

    魏东生:“等会儿。”

    姬素素转视魏东生,静等魏东生说话。

    魏东生斟酌一会儿言辞,问说:“你为什么选择人工智能部?”

    姬素素想了想,脸颊浮现怅然回忆神情:“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么?”

    魏东生点头:“记得。”

    姬素素:“非典前后,你都留在学校里,那也是你留在学校时间最长的一次。有一日体育课,你、我、还有魏蔓蔓,坐在足球场草坪边儿聊天。那时,没有春秋搜索,也没有春秋网络……不,是没有《十国春秋》。大家不懂你的理想,也不懂你的事业,更不懂你的选择,心里念叨、疑惑、质疑你为何动辄长时间请假离校。记得也不知是我,还是魏蔓蔓或其他人,突然间又重复了这个话题。”

    魏东生想了想,摇头笑说:“我记不清了。”

    姬素素笑了笑:“我记得非常清楚呢。”

    姬素素继续回忆:“那天,大家追问你为何长时间请假,你却反问我们为何读书。我清楚记得,魏蔓蔓的回答,是,不读书,能做什么呢?当时的吴平小县城的社会环境,退学的都是没有前途的‘坏孩子’,未来一片晦暗;好孩子大都待在学校读书,随大流读书考大学。大家不懂大学到底是什么,却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懵懵懂懂认定那是一条必须走的路。因为没有其他路可走,大家只能按部就班读高中读大学,那是魏蔓蔓当时的认知,也是我当时的认知。”

    “你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你说,读书作用有二。”

    “其一是同行协会发展的结果,文凭及附属的求职特权,等等。精细到每一个人,小学辍学者的能力和成就,有几率超过知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松散地以群体而论,小学辍学者的平均能力和平均成就,则远远不如知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招聘单位的学历限制,也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群体。受累于小学辍学群体的整体水平,自学者拼命努力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博士毕业生水准,他也往往得不到博士毕业生都能得到的待遇。这是针对群体的歧视。小学到中学,专科到二本,一本到C9,除了能力的提升,也是阶层的小幅度提升。”

    “其二则是对知识的追求及掌握。博士毕业生群体之所以比小学辍学者群体更可靠,是因为他们的知识量。具体到知识,又可简单分为使用工具的知识和制造工具的知识等。以汽车为例,驾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