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 议论纷纷 (第2/3页)
中不乏诺基亚、飞利浦、摩托罗拉这样的国际巨头。彼时,智宇科技略过涉嫌侵权的欧美市场,努力开拓暂时不受专利约束的华国内地市场,同时一边积极应诉,一边不断祭出障碍型专利和国际巨头近身缠斗。
所谓障碍型专利,是魏东生利用计算机智能生命的信息单向透明,理清国际巨头的科技树点亮次序之后提前设置障碍。举例来说,假如某企业的某项研究涉及100项专利和潜在的100亿美元利润,魏东生在某些容易操作且极难绕过的关键结点率先申请专利,遂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式废了该公司其它99项专利和潜在的100亿美元利润。如果该家公司想得到潜在的100亿美元利润,就必须坐下来和智宇科技谈判协商互相授权事宜。
而且,实际执行中不必辛苦针对78家公司做出78项障碍性专利。只要集中精力做两到三个障碍型专利谈判优势,智宇科技就能以点破面,通过互相授权方式绕过其它公司的联合剿杀。
三年来,智宇身上的侵权官司不断,却都是被动迎战。别家公司起诉智宇或预备起诉智宇,智宇才会视之为仇敌,否则很少主动招惹别人。这次侵权事件,性质却截然不同。苹果公司之前不曾起诉过智宇,智宇起诉苹果公司侵权是第一次主动向国际巨头宣战,极具历史意义。
业界评论一致积极评价:“插足华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收购飞利浦的移动电话业务,智宇假道灭虢式冲破欧盟市场枷锁,正式走向世界。智宇科技起诉苹果iPhone侵权,证明智宇科技已经反客为主,慢慢以国际视野与欧美巨头积极竞争。”
业外的评论,就芜杂了。
苹果公司已有三十年历史,价值观深入人心,声誉久经时间考验。考虑到华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收入落差,走国民路线、大众路线的苹果产品,到了华国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苹果笔记本电脑到音乐播放器iPod,除了基本的电子产品功能之外,还融入了企业文化理念带来的心理愉悦感。以于磊龙为例,听到智宇起诉苹果侵权,他脑海第一个反应便是:这不可能。
于磊龙简单翻了翻贴出来的侵权图片,就基于苹果公司立场批评智宇:“都是些鬼什么专利,画个圈叫Home键就算专利了?国内的高科技公司还是不行啊,就会申请一些乱七八糟的专利。有本事就和苹果拼硬件拼用户体验啊,弄些鬼专利搞噱头有意思么。”
于磊龙下拉帖子,欣慰发现一堆嘲讽智宇的同好:
“啧啧啧,侵权公司也有脸起诉别人侵权。”
“高价山寨机,谁买谁智商250。”
“苹果搞MAC时,魏东生还是精子呢。”
“画个圈就成专利了,啧啧,这可真高科技。”
“本来对iPhone不感兴趣,没有按键的手机,想想就不好耍。不过,为了支持苹果,买回来砸核桃我也得买一部。”
然而,这家论坛毕竟是智宇粉丝的聚集地。相比于情绪发泄的苹果粉丝,智宇粉丝不断转帖干货,不求网络上说服苹果粉丝,而是把目标对准对两者感情都不深的中立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