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未来 (第2/3页)
魏东生:“当然。”
周家春:“其它企业在智能化工厂领域赶上并超越祝为呢?”
魏东生:“智能化工厂是祝为的核心竞争力,赌的就是别家企业追不上祝为。所以说啊,祝为科技也是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周家春笑了笑。
周家春不相信魏东生的理由。
准确说,周家春不相信祝为有本事在智能化工厂领域做到领先全球。
周家春是一名60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由稚嫩走向成熟,而立之年时满脑子都是华国贫穷落后和国外富裕强大的惨烈对比。周家春1995年离职创业,最初选在较熟悉的钢铁产业为突破口,可是他旋即很快意识到:论产量,安周实业无法与国企竞争;论质量,安周实业无法与外企竞争,技术驱动向前发展是一条死路。
周家春而后迅速调整战略重心,先把技术驱动改为贸易驱动,待攒下第一桶金和人脉资源,他然后杀入技术含量较低的房地产领域。安周实业,也随之由钢铁贸易企业慢慢变成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周家春有着非常严重的自卑媚外心结。
周家春的媚外,不是简单夸某国好而华国不好。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国民睁开眼睛看世界,发现国外竟然如此发达,心底涌现落差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夸一句欧美科技发达,不尊重欧美的科研成果,反而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落差之后,你未来怎样选择?
以景民强为例,景民强考到清华大学又去美国留学,被华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刺痛了心脏。景民强的选择是“以身报效祖国,拼命缩小华国美国之间的距离,让华国人民也能过上饮食不缺的小康生活”,所以瞧见信息高速公路宣传图,景民强顿时激动地跳起来。
周家春则是另外的选择。
周家春也被华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刺痛了心脏,可他的选择是“差距太大了,华国根本追不上美国,最少有生之年追不上”。既然根本追不上,何必白费力气去追呢?与其一番辛苦没有收获,不如老老实实拣国际巨头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房地产行业不需要太高的科技含量,也不虞担心国际资本的剿杀,遂成了周家春的第一选择。
周家春的世界里,欧美是垄断了一切发达科技的发达国家,华国根本竞争不过他们,也不必和他们竞争。认清自己几斤几两,老老实实玩房地产经济,才是华国商人最优的选择。周家春的世界里,智宇系列公司想和Intel、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竞争纯属于以卵击石,祝为的智能化工厂战略也将被欧美国际巨头轻松碾压,华国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和欧美国际巨头玩高科技游戏。
智宇的成功,只是国际巨头没有把它当成有份量的竞争对手。
因此,魏东生所宣扬的智能化工厂核心竞争力,被周家春轻蔑视为痴心妄想:“Intel芯片攒出来的全球第一超级计算机,有什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