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积怨太深两情疏(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积怨太深两情疏(1) (第2/3页)

惧哉?”李纬的话音刚落,王绾站了起来,撩了撩袍袖,脸色因为情绪激动而涨得通红。

    “太皇太后身历三朝,功在社稷……”王绾尽量让自己说话的节奏慢一些,以便缓解因紧张产生的结巴,“然……然而,臣以为,太皇……太……太后毕竟春秋已高,自当……颐养天……天年,再说,还有太……后呢?皇上……皇上……”

    王绾说到这里,霍信已经明白下面的意思了,他接过话茬道:“王绾大人的意思,是不是皇上不必事事禀奏太皇太后?”

    “然也!然也!”王绾长出了一口气,用真诚的目光表达对霍信的感谢。

    此时霍信的眼眶渐渐发热,眼前的王绾,让他忆起了当年的自己。那时候,他就像王绾现在这样年轻,这样热血澎湃。

    霍信觉得作为宰相,自己应当在大是大非面前表明态度,他高声道:“臣以为御史大夫所言甚至。以皇上的圣明,一定能够独立处理国政。再说,少奏事也是为太皇太后的身体考虑!”

    “宰相说得好!”李纬一下子就接过了话。其实,不仅仅是霍信,李纬又何曾不为王绾的胆识和勇气所感动呢?当今皇上是自己的亲外甥,“有覆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禁夭,碢麒麟不至”,皇上一旦有事,首先遭殃的一定是他。

    无论从社稷还是家族的利益考虑,李纬都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暧昧,他忽然生出了作为太尉应有的气魄和果断,“呼”的从座上站起来道:“臣以为,皇上应该独掌国政,而不必……”话说到这里,他忽然打住了,失声叫道:“皇上……殿后有人……”

    就在同时,王绾也看到一个身影在宣政殿窗外闪了一下就消失了,难道真有人敢冒杀头的危险而偷听么?

    这事顿时激怒了霍武,他“嗖”地拔出宝剑,朝外面大喊道:“大胆!何人在外面……”

    皇上的怒吼惊醒了在殿外打盹的洪森,他急忙跑进来,茫然地看着皇上和诸位大臣。

    “朕在此议事,何人在外走动?”霍武怒视着洪森,厉声道。

    “没有人啊!”

    “你刚才在干什么?”

    “奴才刚才……”

    “说!否则,朕这一剑下去,取了你的性命。”

    洪森“扑通”跪倒在地,哆嗦道:“皇……皇上……奴才在外边候着……时间长了,就……”

    “说!”

    “就打了个盹。忽然听见皇上传唤,就……赶忙进殿伺候来了。奴才罪该万死,请皇上赎罪。”

    “果真没有人么?”

    “没有!”

    “你先下去!再有任何疏忽,小心性命!”

    “谢皇上,奴才再不敢了。”

    看着洪森走出大殿,大臣们重新落座议事。大家都要求皇上独掌国政,这使霍武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宽阔的额头泛着亮色,一双犀利的眸子辉映着绚烂、激情、坚毅的色彩。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霍信、李纬和王绾的心头激起阵阵回音。

    “诸位爱卿,朕刚从太皇太后那里回来时,心情的确沉重,但现在却好很多了。传朕旨意,加快大明堂的建设,明年十月,朕要在那主持诸侯朝觐大典。”

    “遵旨!”

    霍瑞在三位大臣中间穿行,在霍信面前站住了:“朕素闻尹国强力河胶州大儒,值此用人之际,宰相可速遣派使者迎尹国强到长郡,朕要亲自问政于他。”

    霍信笑道:“臣早已派人去迎请了,只怕此刻已经在路上了!”

    “老人家年已七秩,路途遥远,多有颠簸,宰相可想到了?”

    “臣命白马寺派了安车,为了减轻颠簸,车轮上都裹了松软的蒲草。”

    “尹国强乃当今大儒,宰相可曾想到马匹的选择?”

    “行前臣亲自察看了,马匹均为驯良之骥。”

    “先生高寿,饮食起居不可疏忽。”

    “嗯,这个臣也想到了。先生乃河之北河胶人,届时就安排住在胶州府。”

    “好!宰相这件事情为得好!王绾!”

    “臣在!”

    “你是尹国强弟子,接待的事情就由你安排好了。朕要从自身做起,大兴尊贤惜才之风。”

    霍武顿时觉得霍信这个宰相比景凡做得好,他既不唯唯诺诺,又不矜持倨傲,很对自己的心思。他的思绪从求贤出发,迅速想到打通其他邻国上来,遂把目光转向霍信,说道:“朕要宰相选一出使邻国的人才,可有了着落?”

    霍信忙答道:“已有了一个人选,此人名叫溥荣,系白马寺的一位骑郎,雍州人。自幼习武读书,深谙礼仪,儒雅恭谨,处事周密。臣曾多次‘考课’于他,他均对答如流。臣将皇上的旨意大略陈述于他时,他不但欣然愿往,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可用之议。”

    “这事不能拖得太久,至迟明年开春就要成行。等朕见过尹国强之后,朕要在宣政殿召见溥荣,亲自过问出行之事。”

    李纬这时接话道:“臣已选好五百人的随行队伍,这些日子都在加紧筹备,正等着皇上的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