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举头远忧吴国政(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举头远忧吴国政(2) (第3/3页)

在太皇太后说话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冷静。

    “太皇太后的意思侄儿很清楚,侄儿定会向皇上禀奏的。”

    太皇太后的眉宇展开了,她相信当年把侄儿赶出朝廷,让他赋闲在家是多么明智的决定。这一定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会促使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性格也会得到磨炼。她于是对这位已到中年的侄儿恢复了早年的亲昵,她颤巍巍地伸手要霍信坐到她的身边,她拉着他的手亲切询问他被贬的日子,她甚至埋怨已经去世的儿子不该为废太子而罢了他的太傅职务。

    这亲情让霍信十分感动。他想,如果太皇太后不是那么固执地维护祖制,那么霍武的执政一定会比现在顺利得多。他任太皇太后枯瘦的手在自己的掌心摩挲,却想不出用怎样的话语将这种亲情更加向前推进一步。

    恰是长公主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温馨的平静。

    “哎呀!是表兄到了。”长公主爽朗的笑声在霍信耳边回响,他急忙起身向长公主行礼。

    “参见公主殿下!”

    长公主忙上前扶起霍信道:“免了!免了!自家兄妹,何必多礼呢?”

    霍信道:“前日刚刚回长郡,还没来来得及去拜见皇后和公主呢!”

    长公主道:“是啊是啊!尹国华哪天不念叨你这个舅父呢?常说要去看望你呢!这下倒好,你回来了,有空就去宫中看看她,也让她放心。”

    “嗯,一定一定!”

    “不知表兄可曾见过皇上?”长公主总是不失时机地让话题围绕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

    霍信道:“前日回来,就被皇上召见了。”

    “依皇上的性格,表兄这回要派上大用场了。”作为女人,长公主并不关心国家大事,他只关心皇后的地位是否稳固。因此,她想得更多的是母后这一族在朝廷的位置。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让兄长做丞相呢?”

    “这……”霍信迟疑了片刻道,“皇上没有说,我也就不便猜度。”

    “可是我听说,周至昨日已经向皇上递交了辞呈。你说……”

    “怎么?周至要辞去宰相?”

    “而且听说皇上已经准了。”

    长公主笑了笑,转身来到太皇太后面前,挨着她肩膀坐下了。

    “母后呀!您说说,这周至之后谁会是宰相呢?”长公主意味深长地看着霍信,而说出的话却指向宫外,“会是李纬么?”

    她放出这话之后就沉默了,神情专注地观察面前这两个人的反应。果然,太皇太后的嘴角露出了不屑一顾地鄙夷:“李纬?他怎么能做宰相呢?”

    “他可是太后的兄弟啊!”

    “太后怎么了?哀家还没有死呢,还轮不上她指手画脚!”长公主的话显然刺伤了太皇太后的自尊,她说话的声音伴随着脸色的严肃骤然高昂不少。

    “先帝在世时,有什么事不与哀家商量呢?哀家就不相信,一个小小的霍武,敢把哀家不放在眼里?哀家明日就宣霍武进宫,要他让李纬做宰相!”

    “是霍信,我侄儿。”太皇太后轻咳两声道。

    太皇太后这样坚决表示自己的看法,非但没有让霍信感到如释重负,反而使他的心更沉重了。他预感到,年轻的皇上即将面临一个复杂的局面。

    作为曾经的先帝之辅,他最清楚霍武那种独立不羁的性格,他决不会轻易屈从太后或太皇太后的意志,他所追求的是像太皇太祖那样的丰功伟绩和皇图霸业。当长公主提醒他要谢过太皇太后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绪。

    “你怎么不说话了?是怕得罪太后么?”太皇太后很敏感地解读着霍信的沉默。

    “不!不是!”霍信迅速地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侄儿谢太皇太后恩典,侄儿是在想,为了大吴江山社稷,应该如何辅佐皇上,以不负太皇太后之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