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风雨华虹辩词间(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风雨华虹辩词间(1) (第2/3页)

   长公主被霍武的率直逗得拊掌大笑:“太子说话倒是不掩不藏的。”说着,她又看了李甜一眼,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道:“这样说,太子是喜欢国华妹妹了?”

    “当然了!”

    “那么,如果让国华做太子妃好不好呢?”

    霍武早已吃完荔枝,他顽皮的眼睛在姑母身上打量着,觉得姑母的话很好玩、很有意思,于是他就拉着国华的小手,轻轻抚着,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如果国华做了太子妃,侄儿就要造一座金屋让她住。”

    长公主笑得前仰后合,眼角都溢出了泪花:“这孩子说话真有意思,这不是‘金屋藏国华,国华升太妃’么?”

    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少年立即上前大声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

    长公主看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颇是儒雅,便问他是谁家的孩子。李甜说他是谁家的孩子。李甜说他是弓高侯华工之孙,名叫华硕。因为生的聪明伶俐,被选到宫中做太子陪读。长公主立即换上了一副笑脸赞道:“娘娘慧眼,不但身边的宫娥们个个娇艳非常,就连太子的陪读也如此玉树临风。”

    其实,长公主今天来的目的,从她进后宫的那一刻起,李甜就已经心知肚明了。平常的女人都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何况是经历了与景姬较量如今又登上了皇后宝座的李甜呢?就算长公主不提尹国华与霍武的事情,李甜在心中也盘许久。

    在长公主的笑声中,李甜说话了:“慧儿,果子也吃了,话也说了。尹国华妹妹好不容易来一次,你们就到棋坊中玩去吧!”

    霍武最受不了拘束,听母亲这样说,自是分外高兴,他拉起尹国华妹妹便向外跑,女俾们一步不落地跟在身后。

    长公主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两个孩子的身影,言出于心道:“真是天造的一对啊!”

    李甜的身体很自然地往长公主跟前靠了靠,显得很亲昵的样子,“这事在妹妹这里自是没说的,只是……”

    “有什么担忧尽管说。”

    “他是太子,今日的太子妃就是将来的皇后,因此这事还得皇上和母后允许才是。”

    长公主笑道:“这个不用皇后娘娘操心,妾身自会禀明皇上和母后。再说,皇后娘娘总住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后宫的‘娘娘宫’空了许多时日了,依妾身看来,也早该举行大典才是,这样皇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搬过去了。都是那个不晓事理的洛阳王霍勇给闹的,妾身明日就跟母后说去。”

    两个女人都觉得今日的见面很值得,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于是,长公主起身告辞,而皇后在热情的挽留之后,也送长公主出了殿门。但是,当她们搜寻着自己孩子的身影时,却在琴房中看到了很有意思的画面。

    尹国华妹妹喊着要霍武为自己找一匹马骑,霍武十分为难。尹国华妹妹不依,撒着娇拉着霍武胳膊道:“不嘛!我就要骑车嘛!”

    霍武无奈,于是对华硕道:“你能不能为表姐找匹马来。”

    华硕的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说道:“太子何须舍近求远,华硕为翁主当一回马得了。”说完他就伏下身体,让尹国华骑了上去。

    华硕绕着棋桌转圈,尹国华将拂尘当作马鞭,在华硕的屁股上边打边吆喝道:“马儿马儿快快跑,快送国华去见太子殿下。”

    霍武在一旁暗暗发笑。

    见此情景,长公主的心中再度充满愉悦,隨口道:“看看!真是天作一对啊!”

    李甜并不多搭话,心里想,他们现在只是孩子,未来说不定还有什么变数,就算皇上和太后允许了这门亲事,也不能保证慧儿登上皇位后,不会发生移情别恋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看他们的造化了。只不过在眼下,这门亲事能巩固我皇后的地位。

    李甜忽然想起应该给长公主的夫君带个好,于是便问道:“侯爷最近好么?”

    “好什么”长公主刚才洋溢在脸上的喜悦荡然无存,眼圈说着说着就红了,“整日病恹恹的,妾身过的不知是什么日子。”

    李甜忙在一旁劝慰道:“长公主也不要太伤心,多找太医看看,兴许就会好的。”长公主此刻的心境李甜怎能不理解呢?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男人的滋养,很快会变老的,唉……

    巳酉,长乐宫东阙大火。

    太史令司如谈在当日的宗室录上沉重地记下了一笔,他的手由于发抖而把字写得歪歪扭扭。走出太常宫时,他回望被大火烧为灰烬的长乐宫东阙,心里烦乱极了。

    好好一座宫阚,怎么会被大火焚毁了呢?据公公长善说,大火是凌晨子时从天而降的。这意味着什么?司如谈不敢多想。

    早朝时,他在塾门遇见了王太后的二弟——李宁,李宁建议他在当日的宗室录中隐去关于灾象的记录,但他认为作为太史令就应该秉笔直书,不可因为非祥瑞之兆就不可记载。

    两座宫阙烧毁了一座,远远看去,长乐宫东阙就像折了翅的苍鹰显得很不协调了,而镌刻在西阙上的玄武在暮云下成了孤单的身影。司如谈在东阙的废墟旁站了许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了。

    在吴朝的官制中,太史令并不是什么显赫的位置,品秩不过六百石。但他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不但掌天时、星历,而且负责记录朝廷发生的重大事件。

    自从父亲那里承袭了这个职位以后,他就有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计划,他要写一部上自三代下迄当朝的著作。这样他就忙碌了许多,他不但要全力地搜寻能够找到的所有史籍,而且每年还要去游历名山大川,做实地勘查。

    前些日子,他刚从西关洛阳州回来,在那里他遇见了司马如,书生意气使他们很快便以同族兄弟相称。他们走遍了西关洛阳州两岸,司马如的才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马如当前还特别说到了太子赴西关洛阳州督办“行刺朝廷大臣案”时的睿智。他对此行的收获很满意,谁知刚刚回来,就遇到了这样一场火灾。

    司如谈的宅院在朝阳路深处的一个小巷里,这段路并不长,可他却用了比平常多了一倍的时间才走到家门口。当他叩开宅门的时候,女仆把一个喜人的消息告诉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