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道统 (第2/3页)
阻碍大明发展并不是魏忠贤,而是他认为正义的一方的东林党。
估计以这老头的执拗,说了也不会承认。
杨涟起身走的时候,深深的看了睿王一眼,说出他最后一句话。
“殿下聪明睿智,是下官平生仅见,可惜——”说到这里他打了个哏,叹了口气:“大奸在堂,此时不除,后患无穷。下官不敢说明哲保身是错,但请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万民幸甚。”
“这个当然。”不等杨涟眼底亮起光,朱平安接着说道:“大人若是信我,就请安心等待。现在时候不到。”
光瞬间就灭了——他的话在杨涟听来就是敷衍,脸上失望、惊诧、愤怒种种表情轮番过了一遍,最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殿下有这番心就好,好意心领了,只是人与人不同,各有其道,各有其命。”
望着他大踏步离开的背影,朱平安忍不住大声道:“老大人,真到了事不可为时,请您记着我话,莫要逆天而行,不妨离了朝廷,扁舟散发,江海寄余生可好?”
杨涟站住了身形,半晌之后摇头:“我辈行事,知其不可为,却不得不为。”倏然回头微微一笑:“生死有命,下官看得开。”说完洋长而去,一身气势凛然纵横。
南宫英雄瞠目结舌,忍不住低声道:“一看就是个书呆子,读书多了脑子都不会转弯了。”
朱平安斜了他一眼:“你错了,这位杨大人孤高却不盛气凌人,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叫书呆子,他这是文人气节,是忠臣碧血。”
南宫英雄很少从他嘴里听到这样的文明词,一时间怔在那里,答不上话了。
天启三年就在纷纷乱乱中过去了,大雪压京城,一片素白,这个年比天启三年更闹心,没有一个人过得消停了。
魏忠贤权力已经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此时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全都成了魏忠贤的天下,东林党除了仅仅的几个人之外,一部份人被打压得死得死,贬得贬,一大部份人倒头就投入魏忠贤的怀抱,成为他五百儿孙中的一员。
昔日的众正盈朝,已经变成众兽盈朝。
杨涟自从去过军机处之后就再没有动静,可朱平安知道,那么老先生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平静是暂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