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长城夜话 (第2/3页)
哈雅,在阳光下的笑容显得格外温暖。
虽然有碎石,有荆棘,也有无路可走的岩块,待到快日落时,他们已经背着大大的行李包攀到了山顶。
残垣断壁是最好的形容词,在夕阳的余晖下,石块垒成的城墙与烽火台显得格外萧索,闭上眼睛甚至能感受到来自数千年前的金戈铁马,战阵厮杀。
“以前北边都是游牧民族,南边则是农耕文明,为了防范他们的劫掠,就在这山头建起了防御工事。游牧民族不懂得生产,随着水草进行自然性的迁徙,他们只懂得破坏。”陈渤站在山巅,感受着迎面扑来的山风,述说过去的故事。“背后就是美丽的家园和孩子,最英勇的战士在这里长眠。”
“真羡慕你们有个从未断开的历史。”哈雅同样感叹道,“在约旦的过去,则是不断被侵略和占领,亚述人、波斯人甚至近代的英国人轮番地来到那片土地奴役和驱使我的族人,古代文明也已经陷落了,留下来的都是废土。”
“地缘位置不同,约旦就处在一个各种文明交汇的地方,一个民族再强势终有疲弱的时候,就好比人体生理机能弱的时候便会被病毒趁虚而入,感冒、发炎都是正常现象。”
两个人捡了块平整的地面,将身后的背包放下,却又不约而同的拿出了准备好的单反相机。
除了足球之外,又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角度,即便是同一个位置,同一款镜头也都能拍出不同风格的相片,这是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对美感的捕捉。
在哈雅的镜头下,齐长城的墙上洒满了余晖,显得温暖,古朴,甚至有种沙漠中的金黄质感。
但在陈渤的画面里,用歪倒的枯草为前景,展现着猎猎的罡风,背后则是悠远的天空和孤零零耸立的断壁,显得无尽的苍凉。
天色渐晚,支起帐篷,生起篝火,再烤上一些带来的肉干就着牛奶凑合着就对付过去了。
月朗星稀,倒是个好天气,起码不担心有雨。
在地上的篝火和天上的星辰的映衬下,陈渤给她讲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神话故事,什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包括哭长城的孟姜女。而她则是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虽然这本阿拉伯的故事集里被糅合进非常多的宗教意识流,但被她巧妙的避开,只是因为陈渤是个不信命的无神论者。
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文化在一段长城的废墟之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直到夜深时忍不住道晚安。
“对了,我的女儿考试得了3个a,我答应过要送她一匹小矮马,不知道你有什么好推荐?”论马术的知识,陈渤肯定是不及格的,不过她确实个中的高手。
“女儿?你已经结婚了?”哈雅惊讶地打量着他道。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算是教女吧,一个朋友的女儿。”
“你好像是无神论者。”
“对,我这位朋友喜欢佛教的禅宗思想,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