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主题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主题曲 (第2/3页)

的,旋律比较轻柔,不能说不好,只能说还不够完美。就是因为太柔和了,反而缺乏在整部剧达到高潮时的那种爆发力,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如果用的好,一部影视作品才能相辅相成的成为经典和绝唱。

    就像83年版的射雕,95版的神雕,97版的天龙,无不都是流下了传唱的佳作。

    要想做好这部剧,就必须得精益求精,一点都不能马虎。

    陈渤找到高小松,他是专业的音乐制作人,这活还是交给他来做比较合适。

    “这部电视剧拍的不错,也能表达出来里的感觉,但要说制作主题曲的话,我做出来的和轻舞飞扬这首歌基本也差不多。”高小松看完样片之后如是说道。

    “我拿手的是校园民谣,节奏相对比较舒缓。如果要达到你要求的话,我倒是想起一个人,而且他现在人就在燕京。就看你舍不舍得花钱了!”

    “你说的是哪路大神?还能受到你这么推崇。”陈渤不禁好奇,以高小松的性格,那得是多大的腕儿?

    “李中盛,怎么样?够格了吧。他正在燕京寻觅地方把在沪市的吉他工坊迁到这边,前几天我还见过。”

    “他不是音乐人吗,怎么还搞起了小作坊?”陈渤纳闷道。

    “纯手工吉他,匠心制作,你可别小看这一把吉他,市面上可要6000-8000一把。”高小松有些羡慕道,“而且还是美金!”

    我去,没想到老李还有这爱好呢,不过这吉他也够贵的,这当然是陈渤的一时想法。

    国内都是工厂流水生产出来的,国外制琴大师一把民谣吉他都要20万起价,还要提前一到两年才能制作出来,全手工制作。

    不过作为知名音乐人,李中盛做的音乐当然是没话说,捧红的歌手更是不在少数,绝对是娱乐圈里的大腕。

    “那你帮我约一下吧,星河音乐现在歌手太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发掘的人才,或者值得收购的公司。这次是钱粮管够,足够你折腾的。”

    陈渤现在有的是钱,可以使劲往里造。许微和郑钧虽然已经续签了合同,经纪约也转到了星河拾捌公司,但这俩人多少有些桀骜不驯的清高。

    保留他俩是为了护住红星音乐生产社这块代表华夏摇滚乐的厂牌,杨昆的唱片约还在新竹文化,两年到期之后才能转过来。

    星河音乐现在是初步发展阶段,想要提升软实力就主要得依靠买买买的收购手段了。

    麦田音乐他倒是眼馋,周讯的唱片约都在他们手里,但是很明显他们现在是背靠华纳唱片这棵大树,强行挖角和国际音乐巨头掰手腕着实有些难度。

    其他的小公司他就不熟了,还是让高小松先盯着这块市场再看看吧。

    毕竟版权还有大半年就要到期,虽然现在上面的红头文件还没下来,但也不远了。李树森也帮忙联系了鹏城的人大代表和政协会员准备在明年春天的两会期间发起这个议案。

    盘古集团的发展是有目共睹,放在任何一个实体行业之中都是不可能如此之快的实现。

    扶持一家典型的模范企业也是李树森的本职工作,这一点还真是没话说。

    “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