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搞个大新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搞个大新闻 (第2/3页)

打听个事儿啊,百代唱片是不是把电子音乐版权授权给了一个叫做天空网的网站?”王昌田作为娱乐媒体,自然常跟影视、音乐公司打交道,和郑荣森也是老熟人了。

    “对,是有这个事。因为是个小事,就没有开发布会。有什么问题吗,王总?”电话那头的郑荣森一头雾水,什么事情值得打电话亲自过来问的。

    “没什么事,就是我公司来了一个小伙子,自称是天空网的CEO,说是百代唱片的合作伙伴,还和百事集团也达成了意向。我这也就是确认一下。”

    “哦,是不是一个穿T恤,牛仔裤。叫陈渤的一个小伙子。如果是他就对了,我和他见面聊过,是个很有想法,有前途的年轻人。”

    “对,对。没错,就是他。有空一块吃饭啊,我就先不打扰你了。”

    也就怪陈渤打扮的太普通了,一直就是T恤牛仔,因为这样穿着舒服啊。而且互联网公司极少有很讲究衣着打扮的问题,商务打扮的都比较少。就一时没注意,他也忘了毕竟这还是个以貌取人的社会。

    王昌田确定了陈渤的身份之后,便回到了办公室内。他不缺乏投资的眼光,但不想浪费时间。陈渤也不啰嗦,直接将策划案推给他,看过之后也就明白了。

    其实光线内部现在也正在筹划这么一档音乐节目,只是还在讨论立项当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也是缺钱。别看他这个公司看起来很光鲜,但也没多少利润。现在的电视节目主要还是比较传统的做法,制作播出一体化,所有风险都有制作单位来承担。

    电视台都是国有媒体,就不存在风险问题。但是现在也在尝试着改革,节约降低成本。比如说某省台拍一部电视剧,投资1000万。如果比较热播,收视率也高,卖广告费的同时还能将版权卖给其他电视台。如果说是砸了,广告费也收不了,版权也卖不出去,就赔大发了。

    制播分离完全不同,制作公司1000万拍一部剧,电视台审完之后就可以根据精彩程度来按集购买。二三十集的电视剧就可以只花费一两百万可能就买的到,电视台的播出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可以根据自己本台的定位和收视观众群体做出相应调整。这才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

    陈渤带来的这份策划,无异于雪中送炭。基本上是一拍即合,而且两家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光线掌握电视媒体渠道,天空网掌握网络渠道。

    光线的缺点是一个节目半个小时最多播放几首MV,但是无法做到音乐试听。现在还没有数字电视,又没法进行回看,但天空网可以,而且有准确的数据可以查的到。电视台最多做个抽样调查,所有数据都比较模糊。

    陈渤一个电话将莫飞和法律顾问张千给召唤到了燕京,合作是板上钉钉,没问题。但现在是三方协议的一些细节就需要各公司的法务来共同起草确定了。

    首先确定的自然是天空网和光线传媒的战略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