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官学私学(上) (第2/3页)
陈飞不会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肯定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哪怕是后世也都经常有学校挪用了助学金,甚至是还有不少慈善机构被爆料出来说挪用了**心资金。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都会有如此情况,而古代难道就没有?古代没有什么各种舆论监督,还有官府十分的封闭,百姓对于官府的运作流程都不了解。所以官员很容易可以把这里面的资金挪用走,这样也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如果陈飞投入了大笔资金进入了这个县学,那陈飞的继任者,还有更高一级的州府官员,他们的良心就那么好。不会挪用吗?
“还有,如果陈县令以后你调走了呢?一旦陈县令以后调走到别的地方为官,那到时候这个朔县的县学你还是否继续资助呢?如果到时候不资助了,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县学失去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最后只是昙花一现。那个时候陈县令你的各种文教也都会人亡政息,彻底没有了发展。而陈县令如果去别的地方为官,那别的地方的官学,陈县令是否资助呢?如果陈县令不资助,那可就是遭人恨了。所谓不患寡患不均。都是陈县令的下属,你怎么如此优待朔县的鲜血,而忽视了别的地方的官学?这个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点,那也就是陈县令你的理想很大。一个县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理想。陈县令你的理想是想要天下人都能够有书读,而这个可是已经是涉及到了全国。可是这么做,一个县学的格局不就是太小了吗?从这点来看,县学其实是有很大先天不足的。”
陈飞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朔县的县学有很大先天不足。陈飞自然是要发展文教事业,所以才会想着投资县学。可是这个县学却属于官府机构,那到时候陈飞的投资也都是属于对官府的捐款。官府万一挪用了怎么办?所谓县学,那也就是一个“县”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