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40 陈敬之的女儿 (第2/3页)
提醒太子殿下嘛!
以后万一太子殿下要是跟五姓七望搞好关系,那岂不是英国公的大业就毁于一旦了嘛。
杜求仁望着马车,不由得给了自己一个轻轻的耳光:“让你以后再多嘴,聪明人是看出来不说出来,你是聪明人,但你说出来就不是聪明人了!以后得注意了。”
五牙战舰渐渐驶向了航道,李弘今早还在满江园时,已经从无法无天嘴里知道了,昨夜他们探听到的消息,此时又把无法无天叫到了跟前,把昨夜的事情,再详细的问了一遍。
包括扬州城内、城外的城防,折冲府的折冲都尉有多少明着在扬州等等,都问了一遍。
毕竟,如果李敬业真打算对自己不利的话,暗里的折冲府都尉,一定不会让自己查清楚的。
因为裴炎跟文成公主在长安一事儿,耽误了李弘往这里安插精卫的人,所以如今到达江南后,李弘说不上是两眼一抹黑吧,但是也算是一个独眼龙,不能完全清晰、明了的看清楚扬州里里外外的局势。
不过庆幸的是,自己前往杭州,为五艘巨舰命名,加上再在杭州逗留一段时间,足以给白纯的精卫,争取下不少在扬州蛰伏的时间了。
“您为何今日不暗着警告下李敬业呢?您就不怕李敬业在您离开后,把陈敬之绳之以法?”白纯端庄的在李弘跟前坐下说道。
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如果不是可以搂着李弘睡觉,白纯都觉得晚上睡觉时,自己的身子在床上不由自主的摇晃,就像这些天在船上的日子似的。
但今日再登船,感觉却发生了变化,走路也比以前稳当了很多,甚至不觉得坐船是一种折磨了,而今都可以有心情看看两岸的风景了。
“无论是明着还是暗着警告李敬业,都只会让陈敬之死的更快,而且……显然如今李敬业在扬州已经经营多年,已经经营出了很大的势力了,所以让他面对陈敬之这种硬骨头时,面对要跟他鱼死网破的态度时,他反而因为势力过大,要维护自己多年经营的成果,不敢跟陈敬之似的,破罐子破摔……。”
“什么叫破罐子破摔,说的那么难听,那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白纯蹙眉纠正道。
李弘笑而不语的看着纠正他用词的白纯,直到看的白纯有些心慌意乱,还以为江风吹乱了衣服,于是低头打量自己的衣服,都很整齐啊,他干嘛这么看着自己?
李弘这才说道:“你不就是担心陈敬之的女儿,会不会被李敬业送到花坊或者充入官妓吗?我看啊……。”
“哼,我已经通知精卫了,到达扬州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他女儿的下落,然后解救出来,我绝对不会让李敬业得逞。”白纯冷冷的说道。
李弘无奈的摇了摇头,白纯这是因为陈敬之的事情,又联想到她自己了,要不然的话,她绝对不会对陈敬之的女儿这么关心的。
(ps:陈敬之的女儿,该叫什么?没想好名字,大家帮个忙吧,集思广益,要求好听、诗意、大方、优雅、知性、纯洁、美丽、高贵……。书评区留言即可,看上了我会用,谢谢啦,要快!)
♂!
扬州码头,李弘向前来送行的李敬业等人挥了挥手,便带着白纯,在芒种与猎豹的护送下,再次登上了前往杭州的船只。就爱上乐文
江风徐徐,李敬业等人眼含不舍,望着渐渐离岸的五牙战舰,先是隔江行礼,而后又是奋力的挥手,这让站在甲板上享受着晨风的李弘,不由得自嘲道:“感觉他们在我离开后,倒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这挥手不像是惜别啊。”
扭身往船舱里走去的李弘,身后响起白纯的声音:“那是什么?”
“你不觉得像是巴不得我赶紧走吗?”李弘头也不回的说道。
白纯扭头,码头上一众官员渐渐变成了小黑影,在李敬业的率领下,开始有序的往扬州城内行去。
“英国公,殿下竟然自始自终都没有向您问起陈敬之的事儿,如此看来,咱们是不是可以继续按计划,慢慢的施压陈敬之,直到他同意了?”杜求仁骑着一匹骏马,跟在李敬业的马车旁,趴伏在马背上低声说道。
“那又如何,你派去的人,显然没有让陈敬之同意签字画押?”李敬业一张脸黑的像锅底,刚才面对太子殿下那春风送暖、依依惜别的神情,早就消失不见了,甚至是与之前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
杜求仁有些敬畏的看着李敬业,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可又想说话,但看着那张黑脸,杜求仁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为手下的人辩解,于是只好问道:“英国公,难道那签字画押就那么重要吗?既然吏部您已经买通了人,虽然大理寺监正刘德威如今已死,无法为我们伪造证据、证词,以及五品以上官员刑场的文书,但沛王……。”
“杜求仁,你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一些?”李敬业斜了杜求仁一眼,随即又叹口气说道:“长安官场如果像你想的那般简单,我也就不用为此发愁了。”
“英国公此话……怎……怎讲?”杜求仁竖起了耳朵,八卦的问道。
长安官场,那是任何地方官员都向往的地方,只要想继续仕途,想要飞黄腾达、加官晋爵,没有比长安、洛阳两地官员升迁再快的地方了。
所以,自然而然的,在地方官员的心中,长安、洛阳两地,就像是走入仕途后,每一个官员的圣地,甚至在他们“单纯”的思想里,甚至认为,只要吏部把自己调入长安或者洛阳,那么三年一升迁,九年一进爵,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如果自己在心思灵活一些,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做的圆滑一些,家境殷实一些,而且与五姓七望要是有点儿关系,那就更好了,基本上这一辈子做到三品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他哪里知道,自小跟随祖父英国公李勣在长安长大的李敬业,对于长安官场的尔虞我诈则是深有感触呢,哪里知道,在长安,别说是五品官,就是四品官,从三品的官,在长安、洛阳都是一抓一大把。
加上勋贵豪门、拾遗补缺者、文武散官等等,在长安,一个四品官、哪怕是从三品的官员,可是狗屁都不是,谁知道你在长安晃一圈,会不会碰上的就是皇亲国戚,勋贵豪门的人。
李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