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孔明法正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6章 孔明法正之争 (第2/3页)

文本里。他是主张严法治蜀,着重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法正、刘巴、李严等人对这样的法律是很不满的。因为这样的法律是对他们的家族亲戚有很大的打击。他们很想修改。但是他们就是不敢当面跟诸葛亮讲意见。

    法正很快的看出文稿里有毛病,这个毛病是要危及到新西蜀的政权的。法正对于他当杨武将军兼任蜀郡太守的职位还是不满足,他还是很想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刘备军师。他认为他带路,为刘备夺得益州,这份功劳搞过诸葛亮帮刘备夺得荆州还要大得多,军师的位置应该是他来坐的。现在诸葛亮在起稿《蜀科》出现了问题,正是他攻击诸葛亮的最好机会。如果他跟刘备反映《蜀科》有了严重的问题,刘备把诸葛亮撤换了。那他就是顶替诸葛亮的人的了。

    法正只是起草法律小组的成员。按理来说小组成员如果对文稿有意见,就要向组长反映,让全组人来讨论修改。但是法正却是直接去跟刘备汇报,他想通过刘备的压力。要诸葛亮放弃初稿。让他法正来执笔起草新的文稿。这样一来就能证明他法正比诸葛亮更有本事的了。

    法正跟刘备讲,主公,诸葛军师出血老的《蜀科》。跟高祖所制定的法律相差太远了。

    刘备是不懂得几百年前刘邦制定的法律是什么样的,就问法正。高祖以前的法律是怎样的?

    法正讲,高祖刚入关时。就与民众有约法三章。那三章就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也就是说,高祖刚入关时,不乱镇压民众,更不能侵犯士大夫的利益的。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主张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法正讲到这儿,就拿出诸葛亮起稿的《蜀科》本本递给刘备看,他指着重点说:“主公,诸葛军师没有沿用高祖的法律,而是主张对士大夫采取严厉的打击。我们是刚刚建立起新政权,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如果不给当地的士大夫一个宽松的环境,他们一不满了,就起来闹事,那我们就麻烦多的了。”

    刘备觉得法正讲的很有道理,他就跟法正讲,他就叫诸葛亮来一下,叫诸葛亮修改一下文稿。

    诸葛亮听到了法正暗地里到刘备面前来告他的状。他就知道法正想扳倒他的了。他就跟刘备讲他为什么要严法治蜀的理由。但是刘备还是觉得法正提出要尊循高祖的法律是对的,于是刘备就叫诸葛亮开小组会议,进行辩论,看谁得到小组成员多数的支持,那就采用谁的主张。

    诸葛亮回家来之后,他想,如果进行小组辩论会,法正跟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