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诸葛兄弟相会 (第2/3页)
堆做官。你来东吴也像我一样,没有什么好的前途。我来东吴已有十几年了,就我来讲,我是有武艺又有谋的人。完全能带兵打仗的,但是由于我不是本地人,所以我不受到重用,总是当参谋。当参谋是很难晋升的。要是你孔明又来了。我们兄弟两全受人家限制,永远难出头。
诸葛亮讲,大哥你讲得很对。我们几兄弟还是分散在的各诸侯为好。我还是认为,将来的天下。必定是形成三足鼎立。那样的话我们三兄弟就是分别在曹魏、在东吴、在江南三地做官,不论哪个王侯夺得天下。都有我们诸葛家的人在其做官,倒是有能互相扶持过去做官。只是我现在是最艰苦的了。
诸葛瑾讲,二弟你讲你是最艰苦,我也承认,但是你是选择得最好的出路。因为你选择很穷的君主刘备,你是高明的一着。刘备认为你很尊重他,很看得起他,所以你一到他那儿,就马上得到了他的信任,封你当军师。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呀。要是将来刘备时来运转了,争得了一大块的地盘,也能成王当侯的,到了那时候,你就能摇身一变成丞相宰相的了。而我和公休(即诸葛诞)就没有你那样的幸运了。我们两个投奔的君主,当初都认为找到了极好的归宿,前途无量的了。谁知已到了那儿,才知道他那儿已是武官云集。出于笼络人雅士的心,曹操孙权都封给我们职位,但是都没有重用我们。我们很想表现自己,也曾想出好的计谋策略,但是一讲出来,君主就讲你的主张正与我所想的一样。就是君主的轻描谈写的一句话,就把我们的智慧化为他的东西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两人很难出得头的。公休处在的环境环比我好一读,因为曹操年纪已老了,公休年龄还很年轻,一等曹操死了,新主就启用年轻的臣子,这样的话,也许公休就有了出头之日了。而我年龄比孙权大,我是挨不到孙权的死,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一代的了。
诸葛瑾讲的话,后来就得到了灵验,他的儿子诸葛恪果然当了东吴的大将军,统领东吴的军权,可惜他还是被孙权的儿子所杀。诸葛诞后来也掌管魏国的军权,但是诸葛诞野心大,谋反不成公,才招到灭族之灾。
诸葛亮听了大哥的一番话后。说:“哥,人常说,人心知足,才能长寿。你和公休两人也找到了不错的职位,跟一般人来比,你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了。对于我来说,我是比你们处在很危险的呀。你看我跟刘备,刘备兵不过千,将近有关张赵三员。现在对外讲有兵马有两万,那只不过把刘琦的兵马拉来充数的。要是刘备被他人所灭了,我就连带的被杀头。但是我不投奔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