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3第一百一十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3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2/3页)

    “原本只要三个时辰的路……您这一跑,下午都到不了了!”

    “怎么会?骑马快多了!”索尔哈罕拍掉了魏池的手。

    “是快多了!不过!那也要走正道!姐姐乱跑一气!都不知道这是哪里了!”

    这是一条小路,景色也很寻常,路旁净是些农田。

    索尔哈罕这才发觉自己走岔了路:“哎呀!”

    “别哎呀了!”魏池站马上回头望:“那些侍卫也都骑马,怎么没一个追过来?那个武功盖世的女侍从怎么也没追上来?”

    索尔哈罕也连忙回头看——路尽头连个影都没有,这个阿尔客依!每天一本正经的样子……其实是个大混蛋,不正经!

    魏池把缰绳扔给索尔哈罕,跑到田埂边冲这田里劳作的农喊了起来:“这位小哥!请问珠连山怎么走?”

    这不是农忙的时候,年轻的农夫一个田里挖芥菜,听到有田埂上喊,既不抬头也不应声。

    “请问,珠连山怎么走?”魏池又走近了一些。

    那小青年还是不做声,有一下没一下的刨着地。

    “请问!”魏池见那头也不抬,心中有些不快,声音高了许多。

    “向南!”小青年冷冷的憋出两个字。

    向南就向南吧……魏池不想惹事,拉了索尔哈罕准备上路。

    “哎!”索尔哈罕迟疑了片刻:“帮要杯水喝!有点渴。”

    一大早开始奔了近半个时辰,不渴也难。因为随行的东西都放车上,所以鞍子两边空荡荡的,啥也没有,魏池往包里掏了掏,拿出两个铜钱又走回田边:“小哥,劳驾给口水喝……”

    求矮一头,魏池一个五品官今儿也低声下气的求起老百姓了。

    那个青年头也不抬,还是刨着跟前的那块地。

    “小哥……”魏池顿了顿。

    “这哪里来的混蛋!滚!”青年突然扔了锄头,暴跳了起来。

    这辈子也就王允义对自己说过滚这个字,没曾想今天遇到了第二个。她忍得了王允义是因为她怕他,可不是因为她脾气好。

    没必要怕个老百姓吧?

    魏池拉下了脸,从腰带上扯下官牌:“跪下!”

    “!”小青年的脸涨的通红。

    “跪下!”魏池怒喝了一声。

    远处的窝棚里正有一群年轻抽旱烟,远远的看到有个过来问路,也没心上,突然就看到田里的老七跪下了,赶紧出来看是啥事。

    跑前面的农户老成些,瞅到了魏池捏手上的玉牌,被吓得不轻,赶紧拉着一行跪下了:“大恕罪!大恕罪!”

    索尔哈罕凑过来:“哟,这么个软柿子也有怕?”

    魏池被她这么一句逗笑了:“他们怕的不是,是官。”

    “起来吧,给打碗水。”

    “大请!大请!”为首的那个赶紧起来给魏池引路,又回脚踢了那个小青年:“这是堂弟,没见过世面,老七!快给大磕头认错。”

    名叫老七的十分不情愿的磕了个头。

    “小民姓田,排行老五,就是田五,这是堂弟,田七!他这辈子没见过世面,大可千万别怪罪他,他家就他这一个儿子……”田五一边哀求,一边拿袖子擦净了一根条凳放到了棚子中间。

    魏池没理他:“们就是要口水喝,喝了就走。”

    “是!是!”田五赶紧拿了两只碗,又提了热水到棚外去烫碗。

    魏池扶索尔哈罕坐下:“笑什么啊?”

    索尔哈罕拿手遮住嘴:“田七是个药名……”

    田七确实是个药名,魏池想到这里也忍不住笑起来:“以为是个都有名字的?庄户家懒得起名的都按着排名来叫,这个不过是排行老七罢了。”

    “哟!那叫老几啊?”索尔哈罕故意逗她。

    “?叫老三啊!”

    “胡说!怎么就叫老三了!”索尔哈罕可不信她。

    “真叫老三……魏池这个名字是老师取的,山上当和尚的时候,就叫老三。”魏池一本正经。

    “是一个,师父是一个,怎么就叫老三?信才怪呢!”

    “嘿嘿,们院子里还养了个二师兄呢,所以就排第三了。”

    围棚外的众听了这话,憋不住都笑了起来,只是那个叫田七的还是拉着一张脸杵一旁。

    “大是京里做官的吧?”有个半大小子见魏池说话和气,长相也和善,于是大着胆子打听起来。

    魏池点点头:“们要去珠连山,走岔路了,现要怎么走?”

    “往南,走三十里,有个大茶庄,再往西走个几里地就到珠连山了,大可是要去前山?这样过去正好就是前山。”小孩子热心的指着路:“喏,大,就顺着这条道……”

    正说着,这条并不宽敞的田间小道尽头响起了喜庆的曲子,一只迎新的队伍敲锣打鼓的往这边走来。索尔哈罕见刚才那位对魏池语出不善的田七突然间铁青了脸,连拳头都攒得紧紧的。

    田五赶紧过来问:“大,小民的村上今天有喜事,您的……”

    “去把马牵开吧。”

    田五让两个去牵马,自己和那小孩子留下来陪着田七。田五强拉这田七坐土疙瘩上:“这脾气……呀。”

    南边的婚礼和北边的不一样,南边的农户都喜欢弄轿子,北边喜欢弄花车,且南边是新郎官到娘家去接,北边因为大家都离得远,新娘子要先坐车,新郎半路上接,这样勉强才能第二天到婆家。

    这辆花车上结着大红的绸花,一旁各绑着一个铜水壶,水壶上是牡丹同心喜的花,非常喜庆。花车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