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88章 大结局(下)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88章 大结局(下)完 (第3/3页)

喝灵泉,食用空间中的灵果,两个包子比正常一岁的娃还要大,手脚也有力气,精神头好,以往昏睡的时间用来爬行,总是缠着淳于老将军不放。

    淳于老将军从前早上必定要练功,在府上走一圈,家里呆不下,总想着找以前的兄弟吃酒打牌,如今被麒麟和水晶缠上,成为地道的古代版宅男,每天围着两个小屁孩转悠,乐此不疲。

    府上资历老的下人都说,隔辈亲,隔辈亲,淳于老将军以前对淳于谙和双胞胎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总是严肃,绷着脸,现在彻底被两个小魔头征服,只有投降的份儿。

    自从两个包子会说话开始,青璃就不带二人进空间,总觉得自家的娃太机灵,门面功夫做的好,知道谁才是府中最大。小白狐狸羽幽见不到龙凤胎,很失落,只好委屈自己,变成一只宠物,在入夜的时候偷偷从空间出来,有时候窝在两个小的旁边,搂着一起睡。

    京都的六月天气越来越热,让青璃喘不过气,特地是她现在有七个月的身孕,肚子圆圆的凸起,走路还要扶着腰慢行,做什么都是龟速。

    护国将军府上有冰窖,家里那点冰块可着她用,平时只要出门遛弯,身后跟着一大队的丫鬟婆子,知道的是她来逛街,不知晓的好像是去砸场子的。

    高调出境之后,京都对青璃的赞美声不断攀升,还有戏班子把她和淳于谙之间的故事,改编成话本,现在京都的茶馆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点名要听书或者看戏。

    文氏听说之后,很感兴趣,婆媳二人偷偷溜出府,在福源茶楼的雅间听了这么一出,叫好声不断,戏班子唱戏确实比较精彩,写剧本的人对她和淳于谙的事情很熟悉,连新婚之夜,夫妻二人联手上战场,对抗大秦都表明的一清二楚。

    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做好事不留名?青璃调查一番,结果让他惊讶,给戏班子写话本这个人竟然是淳于谙的小厮旺财,青璃这次回京,差点忘记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少夫人,小的是觉得应该把您的光辉形象发扬光大,也让京都这些娇滴滴矫情的女子学学。”

    旺财一脸谄媚地笑,对着青璃点头哈腰,都好几年了,红鲤也不再是当年的小丫头,现在就等着青璃批准二人成亲。卖话本是他想出来的绝妙主意,等卖了银子正好作为聘礼,娶红鲤,一定要风风光光的!

    “是吗,这么说本夫人应该感谢你喽?”

    青璃翻了一个白眼,端起一品夫人的架子,旺财立刻投降,这位现在就是他的姑奶奶,祖奶奶,要是伺候不好人,红鲤的亲事黄了,他哭都找不到坟头。

    “少夫人,您也知道小的一直等着红鲤长大,这不是想体面一些。”

    少将军淳于谙不在府上,旺财平日打杂,也没有多少油水,就指望府上一个月一两银子的俸禄,根本就不够用,一根好看的银钗还要几两银子呢。

    “你还挺有生意头脑,正好府上有个铺子缺人手,你先去跟着打杂吧。”

    旺财是个人才,只是没得到良好的培养,淳于谙也不重视这个,常年征战,顾及不上。青璃手里管着淳于谙的铺子,一共二十几家,迫切需要人才,旺财虽然习惯偷奸耍滑,但是本质不坏,是非曲直,心里清楚。

    红鲤的亲事,青璃点头答应,旺财高兴地又碰又跳,蹦蹦跳跳地出了院门,一路上引得丫鬟婆子围观,众人以为旺财得罪少夫人,被施展了变兔子**,之前就有谣言,少夫人是仙女下凡,这次下人们深信不疑,变得更加老实。

    青璃哪里知道有这样的乌龙,只觉得府上下人用着趁手,要是有哪些刺儿头也不怕,她手里各种稀奇古怪的药也多,不需要体罚,有时候搞精神折磨,她现在地位说一不二。

    京都的夏日难熬,这天儿就和下火一般,太阳早早升起,日落的时间推迟到酉时后,青璃每天挺着大肚子,在内室里坐一会儿就一身是汗,怀孕的女子真是不容易。

    晚上没有一点风,院子里的树上蝉鸣,池塘里青蛙闷闷地叫声,青璃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伴着这种声音,一直到天亮才能入睡。早晨起身,蔫蔫的没有精神。

    睡不着,青璃习惯进入到空间里练功,总觉得这样似乎能和肚子里的宝宝加深交流,她很清楚肚子里是一个男胎。

    “小姐,您还是吃点什么吧,饿着肚子,对小公子也不好。”

    于嬷嬷成了护国将军府上的大忙人,每天要代替青璃处理府务,还要操心青璃的饮食起居。最近天热,一直没有下雨,连文氏也整天闷在院子里,苦夏,人瘦了一圈。

    “放在那里吧。”

    青璃扫了一眼,那些平时喜欢吃的水煮鱼,看着油腻腻的,完全没有食欲,她都靠在空间里补充营养,自己做酸辣土豆丝等小拌菜,配上花卷和粥就能凑合一顿。

    窗外的柳条打着蔫,花朵也失去了水分,变得无精打采,府上的匠人顶着烈日,头上戴着一个草帽,正在给府上的花草浇水。护国将军府上的花草多是名贵稀有之物,很多都是青璃从空间里移栽出来,部分是外海的稀奇品种。

    位于汝阳的船坞,从开始的一艘船,到现在的三艘,全部能正常航行外海,自家组成一个船队,经常往来,现在和外海几个国家进行贸易,把外海的一些特色带到大周。

    鲁进做了船坞的头号管事,前段时间,自家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外海的海盗们。这些海盗到大周之后,立刻被平静安逸的环境吸引。

    近几年大周开通海上贸易,皇上耶律楚阳很是重视,甚至是鼓励,来自外海的传教士颇多,百姓们见过世面,对于这些红头发,黄头发,各色眼睛的外海人没有新奇之感,不似以前,出来一个,众位百姓就和看耍猴一样围观。

    丽莎所在的国家国王曾经坐青璃家的船只出访大周,进入大周皇宫参观,感受到大周子民的友好,两国彼此引起对方先进的东西,共同进步。

    几年时间,京都已经从被耶律楚仁破坏的千疮百孔变得安静祥和,与外海增加贸易,京都码头需要很多搬运的苦力,新粮种实验成功,周边有田的庄户人家变得富裕起来,但是百姓们勤劳朴实,在农闲时期,还要来码头上找活干。

    京都一片盛世,几乎看不到乞丐的踪迹。日子过的好,周围占上为王的山匪急速减少,有一口饭吃,没有人喜欢打家劫舍那种缺德的勾当。

    偶尔在晚膳之后,太阳落山之前,有衙门的小衙役到各个街头巷口,对百姓们普及大周的律法,以前众人只晓得杀人偿命,多半情况还是很愚昧无知的。

    京都一片净土,可位于北地大周的平阳等地,却不是那么平静。常年饱受战火的洗礼,让这些城池多了一种古朴的厚重感。大周军队已经占领治水,最近又得来一个好消息,进发汇水有了初步的成绩。

    青璃收到淳于谙的来信已经到农历七月初,也是京都最热的时候。

    白日里,太阳当空,街上的百姓们承受不住烈日,那些赶路的汉子,汗水湿透了衣襟,在后背上形成一圈圈的汗渍。街头巷尾的茶水摊子明显增多,要是运气好,还能赶上卿和堂提供的解暑茶。

    青璃七个多月的身孕,大着肚子,好姐妹水零欢在备嫁,被府上拘着,赵羊羊继续在天风书院,而堂姐莫青菊一直在学规矩,要等到明天开春,寻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出嫁。

    龙凤胎已经有九个月,发育比普通的小娃要成熟一些,两个小的不爱笑,绷着个小脸,活脱脱淳于谙的小翻版,怒不不形于色,根本看不出脾气,平日喜欢跟着淳于老将军,只有被举高的时候脸上才能有点笑容。

    文氏每次都被吓得不轻,就怕淳于老将军一个失手,把小娃摔到地上,在地上铺了好几层的地垫,淳于老将军很是高兴,说两个小的胆子大,根骨奇佳,绝对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青璃精力跟不上,每天只能陪着龙凤胎一起玩闹一两个时辰,这个时候,两个小的多半把玩着青璃的玉佩,印鉴,她有的时候会拿出淳于谙的画像和笔墨,让小娃们观看。

    “爹爹。”

    几次之后,龙凤胎已经记住,他们的爹爹是一张画像。

    由于龙凤胎太会伪装,又得淳于老将军的喜爱,离抓周礼还有三个月,护国将军府上开始准备,淳于老将军和文氏发话,必须要风光大办,提前准备好帖子,京都有名望的人家,全部请到府上观礼。

    府上的下人们整日忙碌,一些琐事要他们来安排,从前护国将军府上一直很低调,淳于老将军常年在外打仗,自家很少与京都名流们走动,这次不同,竟然如此高调,看来他们以后应该有点眼色,好好服侍少夫人。

    女子命好的人不少,例如皇后娘娘阮冉冉,一人独占新皇,几乎是京都所有女子羡慕的对象。可护国将军府的下人们认为,天下女子没有人可以比拟自家少夫人。

    少夫人青璃在北地将士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少将军的眼珠子,才成亲一年多,生了一对象征祥瑞的龙凤胎不说,肚子里又来了一个,十有**是男胎,又得老将军和文氏喜爱。

    莫家家族是最近几年才崛起,势头迅猛,铺子遍地开花,有传言说,一多半功绩都是自家少夫人的,并且少夫人本身也有很多银钱。

    “爹,抓周礼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青璃到正院小坐,淳于老将军和文氏一人一个,在给龙凤胎唱着小曲,两个小的虽然小脸上没有表情,架不住会巴结,等淳于老将军唱毕,龙凤胎同时拍巴掌。

    “哎呦,我们麒麟和水晶喜欢听,那祖父就多唱几句。”

    淳于老将军对着青璃点头,视线围着龙凤胎转,那几句没有不在调上的小曲,折磨着青璃的耳朵,她心中思量,这两个小的拍巴掌是跟谁学的?她从来没有教过。

    “当然要大办,不然可委屈我的乖孙和乖孙女。”

    文氏慈爱地笑笑,摸摸水晶的小脸蛋,丫鬟石榴赶紧上前奉茶,接话道,“少夫人,咱们将军府上很久没热闹了,这次奴婢也期待呢。”

    还有三个月,现在就准备是不是太早了一点?青璃聪明地没有继续发问,既然公婆愿意揽活,她刚好可以轻省一些,怀孕之后,体力跟不上,月份大,睡眠不好,总是感觉无力。

    “小璃,你就不用操心了,爹娘一定操办好。”

    文氏拍了拍青璃的手,对着她的肚子仔细瞅瞅,“上次宫中的老御医给你把脉,说是个男胎,咱们将军府多了三个小娃,以后也热闹了。”

    还不等青璃说话,淳于老将军摸了摸胡子,道,“这次必须大办,有名望的全部请过来,也让他们沾沾麒麟和水晶的喜气,重要的是,这一次收的贺礼,就给两个小的攒着,将来做聘礼或者嫁妆。”

    那都是十几年二十年之后的事,想的真长远,青璃一脸黑线,看见公婆斗志昂扬,她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得乖巧点头应诺。

    偏厅里摆放着两个冰盆,又有婆子来加了一盆,文氏见青璃来偏厅,怕她感染到暑气,又听下人说她苦夏,担忧不已,“不如去庄子上住上一个月,等八月能凉爽一些。”

    庄子上倒是凉爽,可青璃距离产子也就两个月左右,挺着大肚子实在不愿意折腾,她留在府上,随时能看到龙凤胎,也安心,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文氏这个提议。

    在北地军情紧急,淳于谙仍旧每天坚持给自家娘子青璃写书信,虽然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写什么,只能问候家人,每天一封,从淳于老将军,文氏,到青璃的四婶,爷奶等等,挨个问候了个遍,可想而知,青璃收到书信是什么表情。

    耶律楚仁不知所踪,据说攻破汇水城那天,在大营的密道发现一连串的血脚印,正是耶律楚仁的尺码,人到底有没有死,淳于谙也不清楚,总之不会好,城北大军在全城搜捕他的踪迹。

    离开北地半年多,青璃有时候会对着淳于谙的画像发呆,想起去年生产时,他在身边,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比她还紧张的模样,而今年,她注定一个人努力,夫君在前线战斗,她也没有闲着,努力在京都站稳脚跟。

    京都中几个铺子都是和人合伙,青璃迫切地需要单干,这几年,杜鹃和红豆已经能独当一面,沈冰雨打下一个好底子,留下人脉,而淳于谙手上很多鸡肋的铺子,光占一个好地点,做的都是不能盈利的行当。

    青璃花重金卖家一条街连续的几个铺子,珠宝,首饰,成衣,布料,胭脂水粉,北地运送的皮毛,外海的稀罕物等应有尽有,她打造类似现代的百货商场,铺子上都有印记,在她的铺子消费一定金额领取代金劵,在其余自家铺子可以抵用。

    铺子选址在富贵人家的居住地,毕竟京中还是百姓人家多,青璃也没有走高大上的高端路线,价格亲民,筹划了小半年,如今开业立刻引发京都轰动。

    女子逛街,总是想买这样,那样的东西,有时候天热又不喜走得太远,来青璃的铺子,品种齐全,中间又是相通的,并且新出来的代金劵能抵用银子,众人在心中算了一笔账,觉得划算。

    这个时代可不像现代那样顾客就是上帝,买了不喜想要退,除非折价处理,不然属于无理要求,商家可以告到官府,而青璃的铺子承诺,只要有质量问题,一律无条件退货,并且单独请了负责售后的伙计。

    看到有巨大的利益在其中,很快有人模仿青璃的模式,云家也是其中之一。或许是有顾虑,不好和青璃对着干,所以云家开设的是关于药丸,药铺,滋补药材的铺子,几间连在一起,初步形成现代药店的模式。

    京都在青璃商业模式的带动之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她再次成为百姓们街头巷尾闲谈的话题,成为人们口中的传奇人物,很多少女以她为标杆,变得自强起来。

    大周的京都不缺纨绔子弟,最好的场所便是青楼和赌场,青楼无法禁止,男子们总要有个寻欢作乐的地方,莫子归正在整顿,把赌场那套做了更改。麻将和斗地主等游戏普及,很多赌场变成了棋牌室,百姓们茶余饭后习惯跑过去玩几把,小赌怡情,在金银上,严格控制。

    彼时,已经到了九月末,护国将军府上下更加忙碌,青璃要生产,算算日子就是这几天,因为不是头胎,青璃有经验,并不似第一次那么紧张,稳婆是皇后娘娘阮冉冉在宫中派下的嬷嬷,文氏又在府上下人中筛选了几个有经验的婆子。

    “于嬷嬷,请帖都送出去了吗?”

    青璃仰靠在小榻上,京都的秋天就是舒服,不冷不热,窗外的树还绿着,若是在北地,这个时候只怕草木凋零,要迎来初雪了。

    “恩,老爷和夫人最近经常出门走动,糕饼点心糖果,面面俱到,说是要分发给百姓们,让大家沾沾喜气。”

    为了龙凤胎,淳于老将军可算下了血本,自家有银子,不差那么点,能祈福的事,青璃不是很在意。

    十月初一是民间的下元节,也是烧寒衣的日子,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那天并不好,所以即使有当天出生小娃,抓周礼也要错过几天。

    青璃希望提前,这样就能参加龙凤胎的抓周,她预感到,这几天就快生产了,若是小娃出生,她要坐月子,注定要错过。

    于嬷嬷知晓青璃的心思,把文氏和淳于老将军的准备说了一遍,一切都在府上前院,不会打扰到即将生产的她,辅国将军府那天已经提前送过信。

    “听说皇上很感兴趣,早朝之后也会前来呢!”

    于嬷嬷眼睛里放着光彩,以前总是自怨自艾,在将军府出不了头,又被文氏给了出去,谁知道她才是命好的,一跃成为内院的管事,现在走路都带风。

    “那倒是好。”

    青璃刚说完,肚子就开始抽动了两下,凭借以往的经验,她知道自己要生产,对着一旁的麦冬道,“麦冬,我要生产了。”

    “奴婢这就去通知稳婆。”

    有一个得力的丫鬟就是好,麦冬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直接用飞的,府上的下人看到有人在天上飞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该干什么干什么。

    热水,煮鸡蛋和汤面,青璃生产之前强迫自己吃一些东西,可能不是头胎的原因,这次发动很快,她只听嬷嬷说吸气,呼气,用力,几个来回,就听到一声响亮地哭声。

    有哭声就好,青璃感觉到自己脱力,迷迷糊糊地晕了过去。

    “恭喜夫人,是个大胖小子!”

    宫里的嬷嬷首先给赶过来的文氏道喜,文氏忙不迭地打赏荷包,看着大胖小子,比麒麟出生还要胖上几圈,虎头虎脑,关键是很爱哭,那小嘴撅着,和淳于谙小时候一模一样。

    文氏喜欢的不行,抱着新生儿不撒手,一直等到掌灯时分,青璃这才醒过来,龙凤胎在九个月之后可以吃些辅食,不然奶水真的不够三个小娃吃的。

    “小璃,你看看,这胖小子和谙儿小时候一模一样,都是这么爱哭!”

    圆圆的小脑袋,胖得快要没脖子了,啼哭不止,脸上皱巴巴的,青璃眨眨眼,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和她一般可爱的?像淳于谙,不是面瘫就是爱哭,她有一种深深地无力之感。

    新生儿没有小名,要淳于谙起名,现在府上的下人都“二公子”这样称呼。

    ——

    十月初五是个好日子,淳于老将军和文氏定在这天作为抓周礼,吉日吉时,精心布置。青璃坐月子,不能见风,不得出门半步,每天只能在产房之内活动,如坐牢一般。

    家里因为麒麟和水晶的大名,再一次爆发战争,淳于老将军和文氏各持己见,文氏觉得淳于老将军只会舞刀弄枪,给龙凤胎起名也如江湖草莽,而淳于老将军反感文氏的文绉绉的附庸风雅,认为带着一种脂粉味。

    最后,还是淳于谙的一封书信解决了全部问题,麒麟大名淳于元风,老二淳于元雨,水晶大名淳于凝,本来应该叫凝冬,青璃觉得稍微有些啰嗦,去掉了一个字,反正女儿家也不排进族谱。

    龙凤胎的抓周礼场面极其宏大,据府上的下人说,马车已经排到了街道,水泄不通,京城官家都以能来才加龙凤胎的抓周礼为荣,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皇上亲临,带着太子耶律东临,白若尘水零黎带着小火,鲁南王世子夫人尹月曦不甘落后,带着自家小东宣前来。

    淳于老将军本来没打算请耶律楚阳,今儿是龙凤胎的抓周礼,皇上亲临,难道不会抢了风头?而后他一琢磨,皇上驾到,那些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必定礼物要重上两成,看在银子的份上,勉强接待。

    “父皇,这就是东临的太子妃?”

    耶律东临一身明黄色的太子朝服,小小年纪就体现出派头,他背着小手站在水晶周围,疑惑地看着,上次见面的时候水晶还不会说话,呼呼大睡,留着口水,如今头发长了一些,看起来粉嫩可爱。

    “恩,所以你可不要让别人得了去。”

    皇后娘娘阮冉冉和青璃的月份差不多,两个人生产就差了几天,这会也在坐月子,耶律楚阳只能独自带着东临出席,心不在焉,想念自家新出来的小包子。

    “皇上表弟,这事咱们不是达成一致了吗?”

    白若尘眯着桃花眼,用危险的眼神打量着耶律楚阳。上次明明说好了,东临不会和他家小火抢媳妇,而去南部小国那些车交路费,精神损失费等银子,他也不再讨要,如今变卦的太快。都说皇上是金口玉言,哪有事后不承认的道理!

    “表哥,这件事是朕答应的,可没得到皇后许可。”

    耶律楚阳把白若尘叫到一边,背着虎视眈眈地水零黎,小声地道,“难道你想让表嫂知道你曾经去过春风阁?”

    春风阁是京都花街柳巷中最著名的一家,寓意春风一度,里面的青楼女子多半是官妓,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偶尔流上几滴悲戚的美人泪,走柔弱的风格,很得京都一众官员的喜欢,很多人都是那里的常客。

    “那都是陈年旧事,你提这作甚!”

    白若尘面色尴尬,眼神漂移不定,去春风阁那次纯属是喝多了走错门,但是这种事解释不清,若是被自家夫人知晓,哪有好日子过!

    “水晶的亲事……”

    耶律楚阳含笑点点头,做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故意拉长声音。

    “非太子妃莫属。”

    白若尘面皮抽了抽,从他的角度已经看到自家夫人怀疑的神色,赶紧过去安抚。

    水零黎见二人说话背着她,神神秘秘,不由问道,“你老实说,是不是楚阳给你什么好处了?我警告你,这可关系到小火的未来,你若是……”

    “夫人,此言差矣!”

    根据青璃的提议,今儿天气良好,抓周就在后花园举行。京都的十月,还有很多不败的花朵,五颜六色竞相开放。家中的花园布置成自助的席面,众位宾客自己动手,或者找丫鬟服侍。

    白若尘用托盘夹起几块点心,觉得这种模式很有意思,他把点心送到自家夫人面前,小声道,“夫人,我总觉得咱们白家和淳于家结亲,有些不妥。”

    “你什么意思?”

    水零黎用帕子拈了一块点心,放在嘴里,味道不错,云片糕入口即化,她满足地点头,故作漫不经心地问,“楚阳给你好处,你改变主意了?”

    “非也。”

    白若尘着急的很,但是作为怪盗一枝梅,最具备的就是心理素质,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后也没想到什么理由,“水晶可是小谙谙的宝贝疙瘩,万一咱们小火以后有了心仪的姑娘,可不能纳妾啊。”

    “谁告诉你咱们小火要纳妾的?”

    男子们,对于外面的莺莺燕燕,玩玩就好,那些乌七八糟的人,怎么可能纳进门,白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地儿。

    “就是玩玩恐怕也不可以,和女子说话剪舌头,若是陪着女子一同游玩的话……”

    白若尘想了想,最后决定让淳于谙背着这个黑锅,反正那面瘫一直都是那副模样,极其护短,若是小火真的移情别恋,下场无比凄惨。

    “你们夫妻还没商量出来呢?”

    尹月曦晃动着酒杯,嘲讽地冲着水零黎一笑,和她抢水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东宣比不得小火?真是笑话!

    那边,东临,东宣和小火都在围着水晶转悠,三个小的各自施展浑身解数,争抢未来娘子,小火会变小戏法,东宣正在朗诵新学的诗句,而东临准备了一个木偶娃娃。

    麒麟看着有人围着自家妹子,很不耐烦,小眉头紧皱,嘴里吐出来一个字,“烦!”

    莫子归丢下衙门的公务,骑马前来道贺,青璃坐月子不得出门,他暂时见不到,把礼品交给府上的管家之后,来后花园看龙凤胎。

    “这是大舅给你们的。”

    对待孩子,莫子归很有耐心,用院子里的杂草,编了两只可爱的小兔子,龙凤胎一人一个。小时候家里穷,他也学村里那些小子,用杂草变成的小动物逗弄妹妹青璃。

    “谢!”

    水晶会说的话不多,很懂礼貌,莫子归仿佛看到了自家小妹小的时候,他拍拍水晶的小脑袋,笑得很是温和。

    白可心远远站在一侧,视线定格在这一刻,莫子归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她的印象里,只有清冷的他,受伤流血依然没有任何表情的他,好像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疼痛,什么是惊慌,可此时……

    “可心,你在看什么?”

    水零黎被白若尘忽悠了半天,心里七上八下,万一小火是个花心的,以后性命堪忧,她还是努力想想要不要做这门亲,正在烦恼,突然在人群中看到白可心,而顺着白可心的方向,正是莫子归白色衣衫淡雅出尘的身影。

    “没有什么。”

    白可心收回视线,又变得冷冰冰的,只敷衍了一句之后,沉默不语。

    今儿是黄道吉日,护国将军府上人满为患,在后花园前方准备了高台,高台上放置两张桌子,上面摆设各种各样的小物件,有笔墨纸砚,书本,玉佩,针线,胭脂水粉,还有淳于老将军自己添上去的小木剑,弓箭的模型,印鉴,文氏加的银子,首饰等等。

    吉时已到,宾客们屏住呼吸,淳于老将军把文氏和水晶抱到高台上,两个小的立刻撒欢开始爬行。

    “快,看,小公子抓了木剑和书本,未来定是文韬武略!”

    底下,一片叫好之声,很多人开始跟着鼓掌,拍马屁。很快轮到水晶,水晶看了看自己的哥哥麒麟,然后耐心从上面挑选,最后选择了三样,银子,针线,还有一块玉佩。

    “水晶将来能赚钱,懂女红,肯定是个贤惠的!不过,那块玉佩怎么回事?”

    众人都在说好话,三寸不烂只舌,估计就算抓了点心也被说成有口福而不是吃货,大家饶有兴致,突然有疑惑之声。

    淳于老将军和文氏瞪大眼睛,很是惊讶,水晶手里抓着一块凤凰玉佩,不是自家准备的抓周之物,明显只有皇家才拥有,而且看品级,是皇后的物件。

    “这,这是怎么说的?”

    淳于老将军一头雾水,看了看文氏,文氏也跟着傻眼。

    “哈哈,真是缘分啊,看来水晶注定是朕的儿媳,东临的太子妃!”

    耶律楚阳大步向前,哈哈大笑,对着宾客们解释,今儿出门,皇后娘娘阮冉冉特地叫东临过去一趟,把象征皇后地位的玉佩交给他,告诉他,若是看上了水晶,就想办法把玉佩送到抓周的台子上。

    耶律东临是太子至尊,又是个小孩子,接近抓周台也没有下人敢阻拦,巧的是,水晶喜欢那枚玉佩,就这么的才发生这一幕。

    “恭喜皇上喜得儿媳,恭喜淳于老将军!”

    宾客们常年在京都名流中游走,自然有这点眼力,忙不迭地拍马屁,四处恭贺。只有两个人不高兴,水零黎和尹月曦的脸成了猪肝色,要不是场合不对,她们真想甩袖子离开。

    “无耻,太无耻了!”

    尹月曦一脸愤恨,看水零黎也不如开始那般,二人组成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吐苦水。

    最震惊的是淳于老将军和文氏,根本就没想到发生这个小插曲,现在这些宾客们成了见证人,约莫今明两天就要传遍京都。

    消息很快传到青璃耳朵,她呆愣半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耶律楚阳和阮冉冉真是好计谋,就这么的拐骗了她家的水晶?

    虽说小娃还小,可对方是太子,太子定下的太子妃,哪个人敢来提亲?青璃啃咬着苹果发泄,早知如此,不如定了耶律楚桓家的东宣,现在没地方买后悔药啊!

    “少夫人,您消消气,这事也怨不得老爷和夫人。”

    麦苗绘声绘色地形容当时的场面,青璃只感叹人算不如天算,既然木已成舟,未来的女婿还是养成的好,她会时刻关注耶律东临的成长。

    此事虽然是口头上约定,等于板上钉钉,第二天,耶律楚阳怕夜长梦多,提前找礼部官员过来送信物和名帖,同时要走了水晶的名帖。

    淳于谙得知此事正好是十月底,平阳城滴水成冰,他沉着脸,为了发泄不满,一鼓作气拿下大秦的汇水,从此,汇水正式纳入大周的版图。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龙凤胎已经学会走路,新出生的小元雨还在襁褓之中,每天哭泣个不停,磨得青璃晚上睡不好,只得吧小娃送如空间里,有羽幽陪着,元雨立刻不哭不闹,乖巧的吸着自己的手指头。

    被三个小娃绊住脚步,青璃去哪里都不敢久留,年初去了一趟汝阳船坞,自家小姑莫桂兰带着小姑父留在那边帮忙,渔村不再是从前那么荒凉,在四周建大片的房屋,还有很多铺子,俨然形成一个小镇。

    伤兵们仍旧每天到作坊里上工,吃住都有补贴,赚的银子一部分捐出去,一部分给自己留着养老,众人互帮互助,眼里早就没有了当年的愁苦,对青璃有着深深的感激。

    家里铺子几乎开遍大周每一个城池,正在朝着南边小国进发,莫家族已经成为先行者,主要重心放在南边的小国,赚了个大满贯。

    有了银子,青璃也会做一些好事,以水晶的名义,在进度设立几个慈善堂,说白了就是现代的养老院,那些无儿无女的孤苦老人,在晚年享受到家的温暖,得到很好的照料。

    水晶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名义上的太子妃,家里有钱,更重视名声的培养,未来水晶为一代皇后,青璃必须从小开战教育,将来要厉害一些,表面装的柔弱可怜博取同情,背地里下手快很准。

    堂姐莫青菊出嫁,爹莫如湖和娘刘氏,大伯,大伯娘都在北地赶来,分别一年,再次见到家人,她身边多了一个爱哭闹的小包子。

    大哥的亲事仍旧没有进展,成为历史一大难题,莫如湖和刘氏想要抓紧教育,时机不赶巧,京都下属的一个小县出了点问题,莫子归作为京兆尹,亲自带人查探,衙门暂时由师爷帮忙管理。

    “二年,最多还有两年时间,必须成亲!”

    莫如湖和刘氏走之前咬牙切齿,下了老大的决心,爷奶更是如此,若是大哥不成亲生子,他们二老百年之后都闭不上眼睛。

    如此,青璃带着小包子,很快到了九月底,是小包子元雨的抓周礼,这么爱哭的小娃,唯独对着刀剑感兴趣,抓周礼让青璃这个做娘的大跌眼镜。

    ——

    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青璃在京都中混得如鱼得水,护国将军府的少夫人,太子妃的娘亲,无人敢得罪。她活得光鲜亮丽,每天在小娃,府务中忙碌。其实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她亲历其为,她不过想把自己变得忙碌起来,这样时间过得更快些,只有夜深人静,她才知道自己有多思念淳于谙。三月里,青璃从北地归来两年,她得到北地大捷的消息,几乎是一夜之间,淳于谙火速占领大秦京都,砍杀大秦皇族,正式宣告那个腐朽朝代的终结。

    一路风霜,淳于谙带领部分北地士兵班师回朝,一路上几乎甚少睡眠,他拼命行进,只想以最快的速度见到自家的娘子,龙凤胎已经两岁多了,元雨也有一岁半,他不想在儿女成长中缺失太久。

    青璃得到消息,激动得几个晚上没有合眼,她特地去京都的镇国寺烧香拜佛,感谢上苍,让夫君淳于谙平安归来,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团圆更重要。

    日思夜想,每天都在估算淳于谙走到哪里,青璃每天清晨会出门,到城门口处张望,日落在回到护国将军府上。

    龙凤胎和元雨不需要她喂奶,有时候喝点奶粉就好,她每日如行尸走肉一般出府,文氏和淳于老将军谁也没有阻拦,二人眼里只有感动。

    不记得有多少次希望和失望,每当夕阳西下,青璃总会望向城门的方向,见守城的士兵们关闭城门,她这才转身离开,而城门口的茶馆生意非常好,因为京都的百姓们都知道,少将军夫人会在二楼的雅间里张望,风雨无阻。

    “于嬷嬷,你说少将军会不会瘦了?也不知道衣衫会不会合身。”

    青璃是按照两年前的尺码做的衣衫,这两年每当想他,就会做针线打发时间,空间里已经有厚厚的一摞,日积月累的数量惊人。

    于嬷嬷带着怜惜地看着自家小姐的花容月貌,在京都甚至是外海,恐怕没有比青璃更美丽的人了。

    “应该做小一点,他一定是瘦了!”

    青璃见于嬷嬷不答话,站起身,围着偏厅走了一圈。这魔头行军打仗,总是忘记自己是个将军,吃饭也不按照时辰来,不知道方侍卫监督的如何。

    “小姐,到时辰了,您该去城门口了。”

    太阳升起,又是崭新的一天。已经进入四月里,京都的天气温和,天空放晴,偶尔可以看到风筝在飘。

    “恩。”

    青璃的心很紧张,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她用手用力摸着跳动的心脏,似乎,似乎感觉到淳于谙正在向着她靠近。

    出门之前,去文氏那边问安,顺便把三个小娃送过去。

    “小璃,戴上这支玉兰花的簪子吧。”

    文氏望着青璃,一脸欣慰,亲手为她插上那根淳于谙送的玉簪,上次青璃在正院的偏厅睡熟了,怕她不舒服,文氏就取下了玉簪,现在正好归还。

    一路上,清风环绕,鸟语花香,城门已开,街道上有不少拥挤京都的百姓和商贩们,人人脸上带着微笑,青璃从这种笑中,体会出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

    幸福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吃喝不愁,可以和自己爱的人长相厮守,别无所求。

    从二楼茶馆里张望,刚好能看到城门口处,士兵正在对过往的马车进行抽查,显得很是认真,三三两两进城的百姓也没有那么怕士兵,不像从前,和老鼠见到猫似得。

    大周的衙门上公开透明,若是有草菅人命的狗官,百姓们可以到京都告发,京兆尹府就受理此类案件,一经查实,官职一撸到底不说,没准还摊上人命官司,这些官员谨小慎微,谁也不敢过分。

    青璃正在托着腮回忆从前,远远的,听到很多马匹的声音,她快速从椅子上站起身,一脸激动之情。

    或许是进城的百姓们也得打了消息,纷纷停下,街道上瞬间涌入成群的百姓们,青璃从二楼而下,站到百姓们中间。

    将领归来,需要先入宫见皇上,青璃一直等候在这里,不为别的,只为提前看淳于谙一眼。

    淳于谙策马前行,前面的方侍卫举旗,身后跟着城北大军的将士们,一路风霜,无人叫苦叫累,他们能体会少将军的心情,有些人甚至提议加快行程。

    两年了,终于归来,总算没有辜负自家娘子,淳于谙一颗心早已经飞出去,一向面目上没有表情的他,眼眸深处也染上激动的神色。

    瘦了,真的瘦了。

    远远的,青璃看到梦中的人,淳于谙坐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一身戎装,他宽大的肩膀仍旧显得很健壮,可是面颊的轮廓更深,如沙漠风化的沙雕一般,整个人身上带着强大而又冷峻的气势。

    察觉到一抹特殊的视线,淳于谙转过头,目光与青璃来了一个大碰撞,夫妻二人对视,眼眸里夹杂太多的情绪。

    “我回来了!”

    淳于谙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利落地下马,在人潮涌动的街道上,迈着大步朝着青璃而去。

    凯旋而归,天下大定,夫妻团聚,离实现青璃愿望那天,也不远了吧……

    (正文完)

    ------题外话------

    完结之后,还有番外,番外不一定会天天更,但是也不会拖拉,小莲争取六月份开新文,求大家关注,千万不要把我忘了啊,

    新文一定更上一层楼,愿望是能写得更好,还是温馨强宠路线,女主会更强一些

    另外美人们想看谁的番外可以提出来,我会加进去,感谢的话到时候在完结感言说吧o(n_n)o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