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87章 大结局(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87章 大结局(上) (第2/3页)

帐,晚上两个小娃几乎不会吵闹,青璃就自己带着孩子,不需要丫鬟婆子打下手。

    刘氏进门之后,在房间内走了一圈,轻手轻脚地去看了两个小娃,她一脸满足,拉着青璃的手,笑道,“璃丫头,水晶那小丫头和你小时候还挺像,你的脸没受伤之前,族人都说你将来是个美人胚子。”

    可能是想到那段经历,刘氏神情一紧,她严肃道,“你这丫头,总是报喜不报忧,差点难产的事儿,若不是你婆婆说,我们做爹娘的都被蒙在鼓里!”

    “娘,都过去了,再说生两个都不太顺利。”

    青璃拉着娘刘氏的胳膊使劲撒娇,她有些心虚,主要也是怕爹娘跟着操心。当年文氏生双胞胎的时候不是初次生产,也一度凶险,这个时候女子生产都要铤而走险,可没见谁因为怕危险就不要孩儿的。

    “你这丫头,都是有小娃的人了,还这么会撒娇。”

    刘氏被哄了几句,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脸上挂笑,“听说少将军在你生产那天在产房一直陪伴,娘真是没想到。”

    这件事,被稳婆传出去,整个北地都知道淳于谙对青璃一往情深,进产房对男子来说是一件污秽的事,少将军丝毫不在乎,北地那些女子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

    青璃点点头,为刘氏倒了一杯茶水,这个时代男女极其不平等,所以淳于谙这么做等于惊世骇俗,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北地,都怪那几个嘴碎的稳婆。

    “娘,你和爹爹去给三哥操办婚事,三嫂人怎么样?”

    两三个月之前,莫如湖曾经写过一封信,信上介绍沐阳和南边小国的情况,说的都不太具体,青璃心里一直惦记着。  “恩,是个泼辣能干的麻利性子。”

    青璃三嫂是武将人家的闺女,行事爽利,为人不拘小节,对待长辈很孝顺,刀子嘴豆腐心,有的时候和莫子松拌嘴,二人互相呛声,谁也不理谁,没等过半天,又好得和一个人一般。

    这次莫如湖和刘氏呆的时间比较长,一方面是为游览见世面,还有族人想把生意做到南部小国去,看好那边的商机。那些小国富庶,百姓们喜欢享受,对物质需求极高。

    “这个想法不错。”

    南边小国绝对是一块大肥肉,青璃还没有着手,爹爹倒是想在她前头,她支持莫家生意做大,只有这样,才有成为世家大族的资本,没有银子何来底蕴?底蕴都是真金白银堆积而成。

    族里鼓励生育,妇人们生小娃能得到一定的补贴,有些三十来岁的高龄产妇,由妇科圣手帮助调理,目前状态良好。如果外面有能人愿意加入莫家族里,族里也欢迎。

    “娘,我估计年后,公婆要回到京都,我约莫也要跟着一起。”

    耶律楚阳信任淳于家,可是自家也不能太过分。文氏出来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再不回去说不过去,也怕耶律楚阳多心。  这边还在打仗,青璃不可能带着龙凤胎去治水,她现在要优先考虑小娃的安全,回京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这场战争万一打个三年五载,你不是和你四婶一样……”

    刘氏明白回京都的环境更好,可是终究放心不下,夫妻长期分别,怕影响感情,等淳于谙回京,龙凤胎已经很大了。

    “应该会很快吧。”

    治水城被攻占,大周等于掐着大秦的咽喉,什么时候掐死,己方说的算。而耶律楚仁手里的杀手锏,无非就是金蚕蛊,以前这是青璃最大的顾虑,如今羽幽研究出解蛊的办法,不足为惧。

    “那个白家的大小姐,也要一起回京?”

    刘氏忽然想起白可心,前段时间京都来信提起莫子归的亲事,家里人很着急,有人传出来他有断袖之癖,气得青璃奶奶李氏一晚上没睡好,发话,是圆是扁总之要娶个回家。

    “娘,大哥怎么说,答应了?”

    米栋马上就可以解毒,等解毒之后,一起回京,应该不会在这里久留。对比而言,青璃更关注大哥的亲事,这次爷奶发话逼亲,力度比较大。

    “你觉得你大哥能答应?他说若是马上娶亲,更向世人证明他有断袖之癖。”

    刘氏揉揉发疼的额角,因为这件事不知道上火多少次,无奈正主不着急,催婚信石沉大海,没有见到一封回复的,有时候她也怀疑,莫非自己儿子真的有点问题?

    “娘,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这事急不来。”

    大哥莫子归就好比现代钻石王老五,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就不想不成亲,自家爹娘急白了几根头发,全家出动做说服工作,多年持久战,效果为零,大哥仍旧无动于衷。

    “能不着急吗,再过几年,子喜成家立业,咱家可就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了。”

    刘氏愁眉不展,白可心冷是冷了点,要是能嫁到自家来也不错,只要莫子归愿意娶亲,一切都好商量,她和莫如湖愿意妥协。

    “娘,小弟才多大,离成家早呢。”

    青璃眼神闪烁,过了年,子喜十二岁,似乎也等不了几年了。年初,小弟考中秀才,成为凤阳城年纪最小考中的,不过他成绩平平,爹莫如湖想让他苦读几年,等到十六七再考举人不迟。

    “时间啊,可不就这么一眨眼过去了,前几年你还在家里,整日蹲在鸡棚旁边等下蛋,如今嫁人了不说,小娃也有了。”  刘氏摸了摸青璃的脸蛋,感慨良多,母女二人在一起,说了族里一些琐事,很快,等到前院满月宴结束。

    文氏送走了客人,撩开门帘进门,青璃赶紧站起身,给文氏倒了一杯茶水,让她坐在炉子边上烤火。

    “小璃啊,最近平阳有集市,你也能好好逛逛,省得说自己躺了一个月,都要生锈了。”

    文氏现在越来越喜欢青璃,一生就是两个宝贝,儿女双全,为人大气又极其有眼力见,贴心的很,她都是当成闺女对待。虽然两个人没有商量,不过在开春,自家总要有人回到京都去,她想着把刘氏留下住几天,不然以后见一次面也不容易。  “恩,看看明天天气好就出门走走。”

    铺子里很久都没有供货,也不知道销售情况,青璃打算去铺子里看看,在平阳街道上溜达一圈儿,赵晚春约她一起说知心话,二人约定好在茶楼见面。

    刘氏和莫如湖很想留下来住几天,可马上到腊月,族里事忙,刘氏临走前一再叮嘱青璃,要是真离开平阳,在走之前一定给莫家村送个消息,家里亲戚都等着在她走前能团聚。

    刘氏说的是青璃的外公和外婆一家人,最近几年相见的机会非常少,外公外婆很想念青璃,而且二老年纪不小,万一以后青璃在京都扎根,或许回来的时候,二老已经变成了一捧黄土。

    忙忙碌碌一天,一直到天擦黑,青璃吃了点清淡之物,给龙凤胎喂奶,又带着两个小的在内室走一圈,为了让屋内不显得单调,青璃养了好几盆花草。

    夜里青璃习惯带着龙凤胎到空间里,每次进空间,两个小娃都比平时精神,尤其在山林里穿梭,见到有野鸡,野兔和松鼠等小动物,两个小的眼睛都不带眨的,显然很感兴趣。有时候青璃在内室耽搁一段时间,两个小娃就咿咿呀呀叫个不停,似乎在催促她快点进到空间里。

    青璃的奶水不算很多,龙凤胎很能吃,进到空间里,她会用奶粉冲泡,用一种空心的草作为吸管,两个小碗掌握诀窍,偶尔在空间里加餐。

    生产过后,青璃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体力要更好一些,空间没有升级,作物成熟期却变短了,她几乎每隔上两天劳作上一次,饿了就在空间里给自己开小灶,比府上厨娘做得要好。

    进了腊月里,时间就好像进入到快进模式。府上下人变得格外忙碌,众人在准备过年的必须品,府上的下人心事重重,脸上没有多少喜气,相反众人一脸忧色。

    一大早,青璃在花厅等管事们回事,冯婆子率先站出来,问道,“少夫人,老奴听到点风声,说开春后,您和老爷夫人都要回京都去。”

    府上一共就这么几个主子,都走光了,少将军在治水打仗,她们留下服侍谁?不能被转卖或者遣散吧?大家自从进入府邸之后,过的日子好比以前好上几倍,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主家了,所以众人们都为自己的未来堪忧。

    “不是风声,大体就是这样。”

    昨夜平阳城下了一场下雪,早上花厅温度不高,青璃身边摆放了两个炭盆取暖,她抬起手,从面前的插瓶摘下一朵红梅,放在手心里,嗅着淡淡的香气,“本想年后告知,既然你们听到风声,就提前说了吧。”

    “那,老奴……”

    几个管事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一抹忧色,主子不在,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怎么办?

    “你们不必担心。”

    青璃靠在椅背上,抬头看了众人一眼,她不在平阳,这里的府邸也会留下来,这里是她和淳于谙成亲的地方,也是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家,以后还要回来看看。

    他们走之后,府上不需要这么多的下人,一部分会被她派到自家的铺子上做工,关于这些问题,她已经和婆婆文氏提过。本来想从北地带几个用着顺手的人到京都,后来一想不妥,京都护国将军府上不缺管家和管事婆子,她若是带着自己的人马,很容易被人误会成给人下马威。

    几个管事喜忧掺半,喜的是以后还是有活干,忧的是不能跟到京都继续服侍,可她们仔细一想,在京都护国将军府上的丫鬟婆子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她们比不得,跟过去也会丢人。

    趁着现在时间充裕,青璃给众人做了一个安排,冯管家和他娘子冯婆子仍旧继续做府上的内外管事,库房里有一些比较贵重的瓷器,布匹等,这次回京都带不走,而且还要继续和一些交好的人家走动,由这二人负责应对,每年到京都一次,跟着商队走,除送年礼之外,回禀府上一年中的情况。

    “麦芽,你就别跟着回京了,留在北地吧。”

    等到几个婆子退下,青璃让于嬷嬷把门帘放严实,阻挡外面钻进来的冷风。麦芽年岁不小,跟着回到京都,何时才能成亲?趁着现在时机刚刚好,不如和虎子把亲事办了。

    “小姐,您不要奴婢了?”

    青璃这么说毫无预兆,麦芽傻傻地站在原地,以为自己听错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她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摇头,“您说让奴婢不用跟着回京,是吗?”

    “恩,你留下。”

    青璃让麦芽坐到对面的沙发上,对着于嬷嬷做了一个手势。于嬷嬷立刻会意,片刻之后,拉着麦冬一起,搬上来一个大箱子。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有胭脂水粉,几匹好布料,其中还有一个小匣子,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钗环首饰,金银珠玉,应有尽有。

    “这些是给你的嫁妆。”

    麦芽是四婶府上的丫鬟,也是第一个对青璃示好,表现出善意的人,跟着她多年,意义不同。青璃希望麦芽能早日成亲,她离开自己的夫君回到京都,好歹有龙凤胎作伴,麦芽还没有成亲,耽搁不得,一晃可就成了老姑娘。

    “小姐,奴婢想跟着您。”

    麦芽看着地上的大箱子,扑通一声,跪在青璃面前,清秀的小脸上带着泪花,她知道自己是个笨丫头,以前干娘也说她嘴快,到大户人家定是吃亏,所以她为了怕惹祸,一直不敢出门,主动留在府上看家。

    只有自家小姐,对她如亲人一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嫌弃过她蠢笨,亲手教会她看账册和打算盘,对她很是包容,也让她还是如从前一样那么单纯。

    “说什么傻话呢。你不想嫁人,我可不答应。”

    青璃微微一笑,扶起哭泣的麦芽,于嬷嬷也在旁边做了一个羞羞脸的动作,嘲笑道,“麦芽,等你成亲以后,到小姐身边,给小小姐做个教养嬷嬷也好。”

    “于嬷嬷……”

    麦芽满脸通红,跺跺脚,她脸皮薄,说到自己的亲事上,羞得满脸通红。

    青璃这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关于麦芽婚事安排,她着实抽不出时间来准备,最近两天她要去治水一趟,去找白可心,主要是为给米栋解蛊毒,顺便留下几份金蚕蛊解药备用。

    解药没有想象的那么邪门,无非是悄无声息地弄死子蛊,掐断和母蛊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不受母蛊操控,但是她不晓得米栋消失的记忆能否找回来。

    每年腊月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赶到年关,家里的铺子生意红火,给盘点带来一定的困难,家里的几个掌柜时常进出府上送账本,顺便告知哪种货品又要卖断货。

    给京都几家亲朋送的年礼已经提前通过商队运达,北地还有几户人家要走动,青这边把京都运送过来的新鲜物件挑拣出来,自家留下一部分,剩下的送给亲朋好友。

    年礼除了每年必备的金桂酒,果酒,几样野物,新鲜的瓜果蔬菜,青璃又添上一些京都的特产,沛水城运送过来的海鲜还有外海有名气的装饰品等。

    腊月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平阳城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的颜色。大街小巷很少有百姓们出行,在街道上偶尔能看到赶路回家的商队和一些小摊贩。

    文氏怕冷,前几天在后花园赏雪,染上风寒,卧病在床喝了两天的苦药汤,直感叹行风雪之事也有年龄限制,如今她年老珠黄,也没有年轻人的劲头,一同赏雪的淳于老将军神采奕奕,身体健壮的很。

    “老爷,小璃要去治水,你说要不要把麒麟和水晶带去?”

    文氏付下身子喂鱼,眉头轻微的纠结。这天这么冷,坐在马车里也要两天的路程,小娃没准要冻得生病,而且路上怕不安全,若是不带吧,龙凤胎两个多月了,淳于谙这个做爹爹的,只有在青璃生产那天匆忙看了一眼。

    “这……”

    淳于老将军犹豫一下,最后还是道,“就让小璃带着吧,孙子孙女离不开娘,也让谙儿看看孩儿。”

    年后就要回京都,夫妻两个人又要忍受分离的滋味,这场战争不是说完就完,三五年,十年八年都有可能,做将军府的媳妇表面光鲜,内里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决定之后,淳于老将军在城北大营选了一队精英护送,他和文氏商议一下,让青璃在腊月十五出发,今年过年就留在治水,等几天他们也过去,一家团圆。

    这次从治水回来,也该到了离开北地的时候,青璃早早地进行整理,把府上做了一个整顿,一些不用的贵重物品,部分放入空间里,部分入库。

    腊月十五那天,青璃在城北大营士兵们的护送下上了马车,马车做了加宽处理,里面铺着柔软的毛毯,两个小包子上马车之后还算安分,四处看了一眼之后,漠不关心,继续呼呼大睡。

    “小姐,小少爷和小小姐真好带,从来不哭闹,拉屎撒尿也会叫唤几声,将来一定是机灵的。”

    于嬷嬷从开始的惊奇到慢慢地淡定,后来想想也不觉得奇怪,少将军和自家小姐都不是寻常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还是有道理的,她看了一眼身旁的麦芽,调侃道,“麦芽啊,你成亲之后也要早日生产。”

    “于嬷嬷,八字没一撇呢!”

    麦芽脸红地转过头,不理会于嬷嬷。马车里一侧坐着青璃和龙凤胎,对面三人分别是于嬷嬷,麦芽,麦冬三人,若大的马车,这么多人也不显得拥挤,仍旧宽松。

    后面还有一辆运货的马车,有一些过年所需之物,还有平时出门带着的被褥纱帐,青璃习惯用自己的那一套东西,这样能改掉认床的毛病。

    “什么没一撇,等我们回来,你就不用跟着了。”

    青璃微笑地眨眨眼,掠去眼地底那一抹不舍,对她来说,回到京都又是一个新的身份,面前是另一条路,她将有一个崭新的人生。身边除了于嬷嬷和麦冬,她没有任何帮手,接管护国将军府,起初或许会有点吃力。

    “小姐,您不用担心,就凭您的手段,他们也要老实的眯着。”

    京都的高门里丫鬟婆子势力的很,惯会逢迎,捧高踩低,不过自家小姐有手腕,还不收拾这些人老老实实的,她作为小姐身边的第一婆子,也能跟着长脸,以后她就是被讨好的对象。

    “于嬷嬷说的好,不服就棍棒伺候!”

    麦芽拍手鼓掌,小脸红扑扑的,“小姐您也不要那么良善,那些下人和您四婶府上不同,可不要惯着他们的脾气,刁奴多着呢。”

    在京都的时候,麦芽曾经去护国将军府上帮青璃送东西,门口那个门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根本看不起她的身份,后来还是钱财起了作用,送个帖子就要给一两银子,太黑了!

    青璃点点头,以前四叔府上的下人都归她管理,慢慢被教育洗脑,所以没有那起子挑事的,而护国将军府不同,很多都是世代家奴,自诩有几分脸面,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

    “于嬷嬷,你给我仔细说说情况。”

    虽然已经离开府上几年,但于嬷嬷毕竟是护国将军府出身,对府上比较了解,有哪个下人最爱使幺蛾子,总觉得自己是曾经伺候过老太爷的,比别人高一等,时常欺压府上下人云云,家奴自觉比外面采买的死契奴才身份高,在护国将军府的下人圈子,也分三六九等。

    青璃仔细听着,以前接触的下人有限,文氏身边的仙草石榴早清楚她将来要做少夫人,一直很是尊敬,其余人甚少打交道,她也没有细问情况。

    看来到京都也不简单,还有一场硬仗,这些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得提前告知公婆,得到二人的支持。

    “小姐,不然奴婢跟着您回京吧。”

    麦芽听于嬷嬷说完,觉得护国将军府水太深,自家小姐初次回京,以少夫人的身份,在管家初期定是处处受限,身边没有得用的人不行,她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好歹能帮着看个账册。

    “不用,你还不相信你家小姐吗?”

    马车一侧车壁镶嵌一颗夜明珠,其余侧面挂着大秦出产的各种挂毯,地面铺着厚厚的皮毛,踩上松软,在车门处有盥洗室和摆放炉火的地方。

    马车内很温暖,青璃脱掉身上的雪貂大衣,一手敲着小几,她眯了眯眼,对付这些刁奴,不需要耍什么心眼,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简单粗暴才最有用处,可以不服,一个字,打!打到服气!对于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的刁奴,不需要感化。

    于嬷嬷见到自家小姐阴狠的表情,打了一个哆嗦,心里却幸灾乐祸,那些以前欺负她的婆子们,报仇的时候很快就到了,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于嬷嬷,就要杀回去了!

    马车一路走到泗水城,青璃让车队停下休息,她给士兵们准备了速冻饺子,众人在树林里用炭火支起大锅,煮饺子吃,这样还能喝一些饺子汤取暖,一举两得。

    士兵们放下自己身上的事相送,青璃总觉得过意不去,她让于嬷嬷给众人分了点炸鱿鱼和丸子作为小菜,让士兵们找一个背风的地方用膳。

    “小姐,你去哪里?”

    见青璃两只手一左一右抱着龙凤胎,于嬷嬷快走两步追上来道,“老奴帮您抱一个吧!”

    “无碍,我自己就可以。”

    北风很大,青璃把襁褓收紧一些,见水晶从睡梦中醒来,皱眉眉头,似乎对突来的降温有些不喜,冲着青璃咿咿呀呀地,正在进行反抗。

    “好了,别跟着,我很快回来。”

    青璃摆摆手,不耐烦地打发于嬷嬷,抱着两个小娃,几个起落消失在原地。她要去树屋,那个只属于她和淳于谙知道地方。

    树屋还在那颗百年老树上,青璃四处查探,没有人,她先把龙凤胎放到空间,纵身一跃,跳上去。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来,里面比她想象要干净。推开木门,内里装饰被换了位置,地上只有轻微的尘土。

    内室里面铺着厚厚的毛毯,床铺,纱帐上有些脏了,青璃蹲下身子,用手在地面上一摸,一层灰突突,比她想的好一些,似乎在几个月之内有人来过。

    梳妆台上有一封信,上面是淳于谙的笔体,记录了他来的日子。在青璃生产之前,淳于谙骑马从治水归来,曾经在这里停留。

    空间里有各种被褥和纱帐,青璃全部换新,打水擦洗,用最快的速度做好清洁,等木屋之内变得整洁温馨,她这才把龙凤胎从空间里抱出来。

    “麒麟,水晶,这里是你爹给娘的惊喜,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

    青璃抱着两个小的在里面走了一圈,一边走一遍作介绍,也不管两个小娃能不能听懂,她喋喋不休,似乎就想找倾听的人。

    “你爹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还是挺浪漫的。”

    对于自家夫君淳于谙,青璃完全不吝啬赞美之词,两个小娃也跟着咿咿呀呀地附和,圆溜溜地大眼睛四处看着。

    “你们也认同?不过你们可不要随了你爹,要像娘这样温婉可爱,知道吗?尤其是你,麒麟,千万不要遗传你爹的怪病,知道什么才是泡妞的最高境界?万花丛中过,片点不沾身!长大变成一个妖孽,让万千少女对着你又爱又恨,求而不得……”

    青璃把头转到麒麟的方向念叨,水晶不愿意了,攥着小拳头咿咿呀呀,嘴里不停地吐着泡泡,眼神迷茫地望着青璃,意思在问,“娘,那我呢?”

    “你呀?”

    青璃歪头想了片刻,一脸悲愤地道,“该死的京都三月三花会,非要停个几年,害我没当选上四美就成了妇人!水晶,你一定要给娘争气,将来做京都第一美人!”

    “咿咿呀呀!”

    水晶侧过头,无聊地闭上眼睛继续睡,完全不买账。青璃正在陷入这种失落的情绪里,并不知情,她咬牙切齿,继续念叨,“哼,水零黎不是想做娃娃亲?我偏不,等我家水晶迷倒了小火,水零黎还不低三下四地上门来求亲?”

    仿佛看见十多年以后的事情,青璃傻笑半晌,一直到听到轻微的鼾声,才发现两个小家伙早就睡过去,她这才从脑补中清醒,满脸黑线地关好木屋的们,似乎好像不能对龙凤胎要求太高。

    这边,士兵们已经补充完毕,青璃上马车之后,一队人马抄着小路继续前行,赶往下一个城池,溧水城。马车的车队在雪地里行驶的速度不快,一直到后半夜,才到达溧水城。青璃打算去和淳于谙生活的小院,决定让士兵们在客栈里住上一宿。

    “少夫人,咱们在外面找个地方窝着就成,首要得保护小公子和小小姐的安全。”

    城北大营的士兵们坚持不住在客栈,青璃劝说无果,只好带着众人到自家小院。再有两个时辰,天就亮了,夜半时分最是寒冷,天空中挂着一轮清冷的明月。

    小院没有人住,青璃带着丫鬟婆子在灶间生火,马车上有米面,人多,于嬷嬷决定煮上一大锅的热粥,在把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冷硬馒头热上。

    “小几下面有肉干,切碎了做肉粥吧。”

    青璃刚从空间里放进去,肉粥要香一些,配上出油的咸鸭蛋,几样小菜正好算是丰盛的一顿。冬日里天冷,体力消耗快,行路辛苦,给士兵们加餐。

    “小姐,您睡一会儿吧,明天早上赶路,最快晚上到沛水。”

    于嬷嬷见自家小姐一脸疲惫,推着麦芽去铺床,一行人到达治水成最快也要后日早上,夜里要宿在沛水。不过沛水也有一个赁住的院子,地方比较大,士兵们也能好好睡一宿,不用这么熬着。

    “恩,早膳就去路边的铺子买包子馄饨,羊汤羊杂,还有面果子油茶,多买几样,让大家都尝尝。”

    这些士兵第一次到溧水城,还没有吃过大秦的特色,青璃给于嬷嬷一块银子,自家小院就靠着街边,旁边几步远有好几个摊位,都在早上出摊,溧水城的百姓不猫冬,冬日里一切照常。

    青璃以为自己很难入睡,实际上她沾到枕头就睡着了,一直到天亮,龙凤胎咿咿呀呀地叫着要吃奶,她才睁开眼睛。两个小娃不哭不闹,喂奶之后,于嬷嬷带出去把尿,麦芽上前伺候青璃梳洗,笑道,“士兵们也不敢打扰,用早饭都吃的很小声,奴婢私下里听到他们在赞叹溧水城的羊汤呢!”

    “是吗?”

    第一次喝羊汤,青璃记忆犹新,那时候她还是个探子,伪装成异族女子,那一碗羊汤喝出了百种滋味。

    梳洗过后,青璃用了一些红枣小米粥,两个葱油小花卷并几个饺子,这才关上小院的门,上马车,与士兵们一同上路。晚上到达沛水就可以,众人赶路并不着急,青璃抽空去薛府上看望夏荷,顺便送年礼,坐了一盏茶的工夫便匆匆离开。

    薛谦的娘因为薛蓉的死受到刺激,变得有些不正常,浑浑噩噩的时候居多,也不似从前那样苛责夏荷,时而糊涂不认识人,还要靠夏荷照料。

    溧水城非常繁华,无论天气多么冷,都阻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正好到年关,街道上人来人往,都是出门采买的百姓,偶尔遇见挑着担子走家穿巷的货郎。

    “小姐,奴婢听到卖葱油饼的叫卖声了!”

    麦芽把耳朵伏在在车壁上细听,顿时眼睛一亮,她激动道,“就是奴婢说的那家,好吃得能吞了舌头!”

    “对,就是这个孙老头,老奴下车去买上几个吧!”

    于嬷嬷咽咽口水,转过头和麦冬介绍,“你肯定没吃过,那会儿你还在平阳养伤,这次有口福喽!”

    这个老孙头是个倔脾气,以前曾经开铺子买葱油饼,远近闻名,也是溧水城一家百年老字号,后来因为一些琐事得罪了那个狗官知府,被砸了牌子,他也是个硬气的,做起货郎,在路边喊叫卖饼,现在有了资财,仍旧不开铺子,就在街上叫卖,每天就那么多,卖完就回家。

    “去,全部包圆,给士兵们分下去尝尝。”

    今天天冷却没有多少风,溧水城的天气要好过平阳,可以边走边吃,趁着那热乎劲,葱油饼里面用肥肉耗的油梭子,超级香,一层一层,配着葱花,烧饼大小,青璃一个人能吃好几张。

    “好喽!”

    于嬷嬷一脸兴奋,麦芽也跟在后面下车,摆摆手道,“小姐,奴婢下车去和老孙头说上几句话!”

    走街串巷这么叫卖虽然自由,可也受时间段限制,有一段时间,青璃想吃,经常找不到老孙头的人,最后于嬷嬷和麦芽发挥包打听的能力,摸到老孙头家堵门,为了吃葱油饼,几个人都拼了。

    等了又等,于嬷嬷和麦芽这才上了马车,今儿运气好,老孙头刚从家出来,叫喊第一声被麦芽听到,全部买下,分给士兵们,于嬷嬷数了十张饼拿上马车,几个人分够吃。

    “真香!还烫嘴呢!”

    分配好之后,麦芽忍不住,抢先咬了一口,马车内立刻充满一种葱香味,众人在街道上减缓速度,晃悠着,青璃也跟着吃了两块,喝一碗热茶,一年多没吃到,还是那个味道。

    “麦冬,好吃吧!我知道老孙头家,回来咱们在买点吃。”

    于嬷嬷满脸堆笑,笑成一朵花,见麦冬嘴唇上沾着油花,她突然有一种得到认同之感,转头对青璃继续道,“小姐,老奴和老孙头说了,让她继续开铺子,以后有您撑腰,知府也不敢捣乱!”

    “你是用我的名声,狐假虎威去了?”

    青璃并不生气,她希望这种老字号的美食能继续流传下去,有铺子更有保障,回来多买一些放到空间的保鲜库房,以后到京都的时候也能吃。

    一路上,遇见不少溧水城的特色吃食,青璃都会停车买上一些,分食给士兵们,走走停停,到达沛水城已经是掌灯时分。大周刚占领治水不久,沛水城留下几个将领,守城将领青璃认得,她和众人打招呼,正好赶上晚膳时分,她出银子请士兵们去酒楼里吃上一顿。

    “走吧,等到家里要生火做饭,这么一耽搁,天都黑了。”

    一路风霜,士兵们一夜未眠,脸上带着深深的倦色,青璃不容众人拒绝,找了街边一家小有名气的酒楼,点了酒店的特色菜,鸡鸭鱼肉外加小酒,让士兵们坐在一个雅间里吃喝,她带着丫鬟婆子在隔壁另外开一席。

    士兵们心里感动,不知道如何表达。少将军夫人,对于他们普通的士兵来说真是高不可攀的,可是她却能面面俱到,对众人关心得无微不至,像亲人一般,让他们的心火热,这个冬天也不再寒冷。

    酒足饭饱,一行人回到二进小院,去年一家人还在此过年,周围有婆子经常来打扫,干净整洁,青璃安排士兵们住在一进院子,明日早膳之后出发。

    腊月十七,一行人终于到达治水,这是青璃第一次来这座城池,要比溧水和沛水还要繁华,不愧是北地的枢纽,来往行商的人非常多,因为打仗的关系,商人们全部变成单线,周围汇水,沣水关闭城门,只能从沛水城方向往返。

    淳于谙早接到青璃的书信,他一夜未眠,天不亮就在城门口,高大身影在寒风中屹立。

    “不是说了,我们要晚上才到,你就在这里等了一天?”

    青璃拉着淳于谙上马车,感受他身上的凉气,有些无语,这人很有时间观念,每次都是如此。

    淳于谙没有说话,用炉火驱散身上的寒气,察觉到衣衫上有了点热乎气,这才迫不及待地抱起水晶,“这是水晶?咱们的女儿。”

    “恩,你千万别扔出去。”

    青璃抽抽嘴角,淳于谙上马车,于嬷嬷三人只能腾地方,坐到后面装货物的车上。自家夫君的怪病没有治好,她可不希望他对待自己的女儿也是如此,以前二人还没成亲的时候,青璃就曾经想过这个问题。

    “不会,她身上有你的味道。”

    淳于谙眼眸幽深地盯着青璃一眼,夫妻二人在青璃有身孕后聚少离多,他已经当了许久的和尚,现在见到自家娘子如娇花一样,差点控制不住自己。

    “这是麒麟,你看看,麒麟的眼睛多像你。”

    青璃抱过麒麟,给淳于谙看,她指着麒麟的眼睛,“这里最像你,仔细看,眼底有一层暗金色。”

    两个小娃破天荒地醒着,父子连心,见到淳于谙之后很是兴奋,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

    “莫非是想喝奶?”

    从来没有这种情况,青璃犹疑地看了看淳于谙,这才红着脸解开衣衫的盘扣,露出雪白的胸脯。淳于谙顿时内心无比火热,看到上面的一抹嫣红,眼神变得更加深邃火热。

    “人奶是什么滋味?”

    淳于谙沙哑的嗓音里带着一丝魅惑和性感,他的话语里隐藏深深地暗示,青璃会意后,脸比抹了胭脂还红润,她低下头,片刻回道,“晚上让你尝尝。”

    “好。”

    看着两个小娃霸占自家娘子的胸脯,淳于谙突然感觉有一丝嫉妒,这两个小的比他这个做爹的享福,从早到晚都和自家娘子在一起,把他撇到一边做苦行僧。

    夫妻二人双手交叠,青璃怕淳于魔头在马车上兽性大发,赶忙说起这次的来意,关于给米栋解蛊,顺便通知白可心,过年之后回京都。

    “回京确实不错,也安全。”

    淳于谙忍下心中那点失落,北地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耶律楚仁随时可能爆发,来个鱼死网破,以前青璃自己可以保证安全,现在多了两个小的,在北地不是最好的选择。

    京都风水好,有护国将军府,辅国将军府作为依仗,青璃的大哥莫子归是京兆尹,一众好姐妹,有钱的有钱,有权的有权,要么就是嫁到清贵人家,皇上皇后都是至交好友,她可以在京都横着走。

    “爹娘都是这个意思,我这个做儿媳的得跟着一起。”

    青璃放心不下淳于老将军和文氏,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她带着龙凤胎早日回到京都,也好安抚耶律楚阳的心,她不想因为这方面犯忌讳,作为皇上肯定要考虑的多一些,两个人的友谊也不如以往单纯。

    “放心,等我两年,两年之后必定踏平大秦。”

    淳于谙握住青璃的手,话语很轻,却暗含力量。两年?只用两年的时间?真的可能吗?淳于谙说得斩钉截铁,有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在京都等你凯旋。”

    青璃点点头,靠在淳于谙温暖的胸膛里,夫妻二人依偎在一起,暂别是为了永远的团聚,那么分别这两年时间也值得。等到淳于谙回京,龙凤胎还没有长大,正好丢给他教育。

    淳于谙在治水城准备了一个小院子,结构和沛水城的院子大同小异,前后两进,比较简单,冬日里没有什么景物衬托,显得有些萧瑟。

    马车进入到院中,淳于谙安排跟来的士兵们进入城北大营中休息,于嬷嬷,麦芽和麦冬三人忙着铺床整理。内室被淳于谙派人打扫得干净整洁,偏厅里摆放沙发和小茶几,麦冬搬着箱子,放上自家小姐最喜欢的花瓶。

    这边,于嬷嬷和麦芽进入到内室,床帐,被褥都换成自家带来的,梳妆台上放好首饰盒子,在床边小几上铺上桌布,摆放一盆耐寒的花草,整个过程训练有素。

    不到半个时辰,全部整理妥当,青璃和淳于谙下了马车,把两个小的放在婴儿床中,夫妻二人坐在偏厅里喝热茶。

    “白家姐姐和米栋都住在客栈里吗?”

    青璃给淳于谙倒上一杯茶水。她孕期白可心去平阳几次。治水这边经常打仗,白可心参与了救援队伍,后来变得忙碌,二人就一直没有见面。

    “就在大营旁边的客栈,我已经派人通知她了。”

    淳于谙抚摸着青璃的乌发,还是那么柔顺,自家娘子在生产过后,多了女子的妩媚,让人更加移不开眼睛,他虽然在治水,每天都恨不得到平阳去。

    “麒麟和水晶不哭不闹,就是觉多了一些。”

    淳于谙眼里飞快地闪过一抹疑惑之色,以前总是听文氏念叨,他小时候是多么爱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