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49章 情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049章 情话 (第1/3页)

    冬日天黑的早,到了晚膳时分,天已经擦黑了,青璃坐在偏厅,外面是呼啸的风声,又变天了,这两天没准又要下雪。

    瑞雪兆丰年,在凤阳的冬天,下雪是比吃肉还寻常的事。青璃家里来了贵人,惊动了整个莫家村,村里人实在,回去仔细一想,也不知道用什么招待的好,几乎每家都做了一个自己的拿手菜,在晚膳之前,刘氏一直忙着招呼乡亲们。

    崔奶奶原本还不知道准备什么,就怕怠慢了贵客,现在不用愁,光是菜就收上来二十多个,大部分是肉菜,自家只要炒几个青菜,荤素搭配正好。

    饭桌上有从和悦楼带回来的招牌菜,水晶肘花,什么酸菜炖大骨头,拔丝红薯,土豆条烧肉,山菇爆炒肉片,还有人家送来了一大盆的红烧鱼。

    鱼是冬日里最难得之物,族人没地方买,族里发的也不多,就这么被端来,刘氏让青璃记好,怕那家过年没有鱼应景,等明天让家里的下人再过去送两条。

    淳于谙送的年礼一共有两车,多是山珍野味,几头狍子,獐子,鸡鸭鱼,毛皮和一些干货,水酒,两辆马车装得满满的,卸车之后,放满青璃家的库房,最后地方不够,又放到地窖里一部分。

    青璃家的地窖,做的比村里人家都好,是在地下挖了几间屋子,为了防止有老鼠混进来,四周砌了青砖,里面有高高的货架子,还有棉被,盖着蔬果,防止受冻。

    晚膳时,莫如湖没有回来,刘氏觉得面度淳于谙压力很大,就请来青璃大伯一家帮忙待客。一大桌子菜配着水酒,是大伯的最爱,大伯原本小心谨慎,这一喝多了酒,话也多了起来。

    “淳于小子,平阳苦寒,你们在关外风大,也要多喝点烈酒驱寒。”

    大伯莫如江面色通红,频频举杯,说话也不算那么客套,却多了一丝亲近和关心,淳于谙虽然没有答话,但是点了一下头。

    “你看你,人家少将军出身高贵,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你到京都这礼仪也没学明白。”

    一桌放不下那么多人,只好分成两桌,大伯莫如江,大堂哥莫子冬,二堂哥莫子华和淳于谙,方侍卫坐在一桌,方侍卫是个爱说话的性子,一直对众人讲在关外打仗的凄苦。

    女眷这边很静,都在认真听,大伯娘一听,叫人家淳于小子,怕淳于谙会不舒服,这可是村里人的叫法,自己的辈分还不够,还是叫少将军好些。

    “我们少主不是计较礼仪的人,入乡随俗嘛!”

    方脸侍卫暗自偷笑,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淳于少将军,一到莫家村就变成了淳于小子,这称呼为什么那么喜感?见自家少主不说话,方侍卫主动应答,反正有青璃那小丫头在,少主再不愿意也要忍着。

    “方大哥,我很钦佩那些北地的将士们,只是自家条件有限,帮不上什么忙。”

    莫子冬一脸激动,听说前几天打了胜仗,把身强体壮的大秦蛮人一鼓作气撵回了老巢,他就止不住热血沸腾,一想到将士们保家卫国,内心里泛起崇敬之意。

    莫子华与莫子冬不同,他是凤阳城送温暖小分队的成员,当初家里生意忙,全靠莫子冬忙活,他才能腾出工夫来,这个小分队总部在京都,给凤阳这边拨了几万两银子,莫子华机灵,会算账,每次采买之后,账目明确,让众人信服。

    北地士兵们,大半家里就在凤阳,有镇上的,大多数还是周边山村的,眼瞅着要过年,家家户户还愁着粮食,有些士兵家里有妻儿,还要靠亲朋帮衬,过的很辛苦。

    无论平日里如何,必须过好年,莫子华最近和送温暖小分队一起忙活,这才送镇上回来不久,一回来就听到这个重磅消息,当时他因为媳妇儿有身孕没去京都,今儿是第一次见淳于谙。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北地的将士们都知道青璃厉害着呢。”

    方侍卫自觉地改了称呼,为了防止自己说秃噜嘴,改成青璃,万一嘴没把门的,“少夫人”三个字一出,少将军一定会给他记账。

    “少将军,这次来能在村里过年吗?”

    莫子冬不是第一次见淳于谙,所以还好一些,没有二弟那么激动,他问的是淳于谙,实际上转头看方侍卫。

    青璃舀着红枣小米粥,抬起头,和对面桌的淳于谙来了一个视线交汇,两个人默默对视片刻,她继续低头,漫不经心地搅动着碗里的粥。从刚才吃饭开始到现在,淳于魔头一句话没说,就好比现代的大明星,那架势足,耍大牌,而方侍卫就是圆滑的经纪人,带着笑脸应答一切问题。

    “腊月初八之后回去。”

    出乎意料,方侍卫刚想回答,被淳于谙抢先,刚才青璃抬头看他一眼,他以为是对他表现不满意,破天荒地开口道。

    “那正好,腊月初八那天,族里要办宴席呢。”

    莫子华美滋滋的,那天族人会聚集在一起吃酒,庆祝过年,族里也准备了材料,统一熬制腊八粥,是最热闹的一天,淳于谙到来,也让村里人看看,这将来是莫家的女婿。

    一顿饭吃的欢畅,青璃从头到尾只喝了一碗粥,刘氏担忧莫如湖,堂姐莫青菊和两位堂嫂被邻桌的话题吸引,根本没有主意到她吃了什么,淳于魔头出现,众人立刻忽视了她。

    晚膳后,大伯喝的有点多,语无伦次,絮絮叨叨说着种甜瓜的事,也不管大家是否能听明白,大伯娘强行把人拖回去,让家里的车夫赶马车送回,只留下老二莫子华在说送温暖小分队的事。

    青璃让乡亲们晚饭之后上门,实际是客套话,那些淳朴的乡亲们信以为真,每家派了一个代表,站在院门外把双手插到袖兜里,躲着脚,耐心等待,眼里带着兴奋之色,能见到北地的大人物,这种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村里人一年四季都在村里,得闲时去镇上卖点土特产,换几个铜板,就是这样,对淳于谙有所耳闻。在北地,你可以不知道当今皇上的名讳,那没人笑话你,若是不知道淳于家的大军,定会被**裸的鄙视,会被以为某个山沟沟里出来与世隔绝的土包子。

    冷风呼呼地吹着,外面严寒,村里人却越聚越多,青璃本想看热闹,见淳于谙脸色黑着脸,也于心不忍,但是她能理解村里人的心情,这是第一次,以后淳于魔头多来几次,就不会产生这么大轰动。

    刘小花在院子里,把门打开一道缝隙,以前曾经远距离看到过淳于谙,那时少将军正在马上狂奔,现在近距离一看,周身带着冷峻的气势,长相很好,不过这样的脾气秉性青璃能受得了吗?带兵打仗的都是粗人,不会很野蛮吧。

    “今日有些晚,不如少将军明日去家里坐坐?”

    这次说话的人是老族长,仗着自己辈分高,才咬牙说了一句,他也算见过点世面,第一次见北地的王,说不紧张是假的,特别这位面无表情,总让他产生错觉,以为是族里招待不周,为了显示礼貌,他必须说场面话,心里期待着,淳于少将军千万要拒绝啊,他家小院可容纳不了这尊大佛。

    “好。”

    淳于谙很想拒绝,但是为了青璃,他虽然不喜欢和人接触,也不能太过分,做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并不是因为身份地位,是他就是这样的脾气,他怕青璃为难,点头应道。

    “啊?”

    老族长惊呼,恨不得扇自己一个小巴掌,多嘴多舌,非要说场面话,这回好了,大佛要降临自家小院,今夜也甭想睡好,还得使劲琢磨怎么招待人,尽地主之谊,不能给莫家村丢人。

    北风肆虐,树上,屋檐上的雪花被刮落,在外面站了一会儿,众人都觉得身子有些僵硬。大家来是凑个热闹,也见识一下传说中的人物,没别的想法,这样的人物他们高攀不起,族人想离开,又舍不得这个难得的机会。

    家里一共多了四个人,两个车夫,方侍卫和淳于谙,地方不够,最后决定,让两个车夫去青璃大伯的院子,有一进专门用做客房,屋子很多,方侍卫为了保护淳于谙,就歇在青璃家里,分配好住处之后,刘氏打开库房,取出新被褥,让于嬷嬷和麦芽送过去。

    天色完全黑下来,黑暗的天空挂着不算明亮的月牙,月黑风高,崔奶奶取了灯笼,挂在家里门口的那颗大树下,莫如湖还没有归来,村里人见状,三三两两地离开。

    “你爹肯定是在镇上吃过了,家里就不留啥了。”

    刘氏看了看天色,转过身,对着青璃道,“少将军是第一次来村里,这大晚上的也没啥好地方去,去你大伯家坐坐也成。”

    “恩,娘,我知道。”

    刘氏进门之后,给青璃取出披风,自家闺女是个省心的,她不担心什么,心里盘算着莫子山的事怎么解决,刨除两家是亲戚,关系不错不说,她现在是族长族人,这件事关系到族里声誉,必须要管。

    青璃和淳于谙出了门,二人一前一后,踩在雪地上,淳于谙四处看着,第一次用心打量这个小村落,宁静的似乎与世隔绝,没有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没有京都里的繁华,没有喧闹,只有家家户户透着高丽纸传过来的昏黄的灯火,隐隐约约还可以听到小娃清脆的小声。

    村里人脸上带着笑,那种笑意并非虚假,刻意的矫揉造作,眼里的神采骗不得人,他们是发自内心感到满足,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庞上,带着幸福。

    这里就是莫家村,自家小丫头长大的地方。淳于谙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大山,回头,拉起青璃冰凉的小手,体贴地道,“晚膳时候,就喝了一碗粥?”

    青璃讶异,自家娘亲都没有发现,竟然被她察觉,这说明淳于魔头的视线都在她的身上。青璃快走两步,绕到淳于谙的面前,眼神清澈水润,她撒娇道,“那是因为,我想吃你做的秘制烤鸡。”

    “好。”

    淳于谙点点头,两个人手拉着手并肩,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