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2章 桥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02章 桥祭 (第3/3页)

脱开周围的人,就要跳桥,在桥上又被两个大力的婆娘给抓了回去,两人正厉声说着什么。

    “小姐。”

    约莫过了半刻钟左右,麦冬这才上了马车,她伏在青璃的耳边,小声地道,“已经联系了人,派人找那两个孩子,希望有救。”

    “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璃有直觉,这是一场阴谋,似乎是蓄谋已久的阴谋,龙凤胎掉入河中,不伤感就算了,还笑的那么满足开心,这事很有问题,好好的花车,怎么可能在上桥之后就把人甩下去。

    麦冬调查的结果证实了青璃的猜想。在汝阳这边,一年一度有一次桥祭活动,但是已经祭祀完了,这次是乡绅和地主出资,想要坚固桥身,可是无奈在打桩的时候怎么也打不进去,还有工匠莫名其妙的掉到河里,虽然没死,后来也辞工不干。

    地主和乡绅已经买好了材料,投入进去银子,不可能就眼巴巴地等着,在大周,桥身在破土动工之前,必须要桥祭,才能保佑工期顺利,最好用活人祭拜,童男童女之身,在桥身两侧活埋,让两个人的灵魂永远守护这座桥。

    活埋没有太好的借口,最后地主和乡绅商议,不如就骗来一对龙凤胎,到时候在桥上做手脚,让二人掉到河里去,水流这么湍急,基本没活命的机会,这样的话也算是活人献祭。

    当然,为此,乡绅和地主可是做了精密地筹划,这对双胞胎的爹爹是个赌徒,赔光了家里的银子,所以答应交出双胞胎,只要能替他还了赌债,并且给他一笔银子。有了银子做什么不行,可以娶几个水嫩嫩的黄花闺女,生个十个八个的,对于自家孩儿什么命运,他一点都不担心。

    到场的百姓,大部分人也知道活人献祭的说法,在龙凤胎掉进河里的时候就明白过来,谁也不想和地主乡绅对着干,再说加固桥身也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所以即使受到良心谴责,依然选择沉默。

    “怎么可以这样!”

    麦芽红了眼睛,心里感到深深地悲哀,这对龙凤胎的爹爹太不是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做,一点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命运,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人的爹!

    马车里,气氛沉重,青璃拍了拍小弟子喜,趁机教育道,“小弟,老祖宗留下太多的说法,有些是正确的,可有些未必。不能在河水里打桩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地下有巨石,或者工匠手艺不行,哪里出现偏差,不能因为这个就让活人来祭祀,说是桥祭,难道用活人这么残忍就不是造孽?”

    “四姐,子喜懂,呜呜。”

    就是一件事,在小弟子喜幼小的心灵里面扎根,若干年后,他做上了大官,那个时候,也造福百姓有很多建树,在他管理的地方,已经取消了活人祭祀的风俗,依然风调雨顺,为百姓津津乐道。

    “麦冬,你看着处理吧。”

    青璃靠在马车上,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事情,在大周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人们愚昧,迷信,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深以为然,也是因为这样,才缺乏创新,永远都是老一套,社会制度闭塞,祖传的手艺都是传家宝,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共享,就是种地这样的小事,那些老庄稼把式有经验也不愿意教导别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妇人跪在桥头哭天抢地,青璃不忍再看,她手上握着拳,其实她能做的很少,能干什么呢,给那妇人一笔银子?有用吗?银子买不来她的孩子,也不会让那颗绝望的心温暖一点,只能希望龙凤胎活着吧。

    桥上允许通行,自家的马车顺利过桥,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一直到掌灯时分,还走在荒郊野外,看来今夜只能找一户人家夜宿。

    “璃丫头,咱们看看,找一户人家,我们宿在马车里面就可以,找个院落大的停进去,等明日一早咱们就起程如何?”

    大伯娘大刘氏因为下午的一幕,脸上也带着愁苦之色,都是善良的庄户人家,大伯娘还为没有帮到忙深感愧疚,心里很不是滋味。

    “恩,就这么办,雨天太凉了,想吃点热乎的。”

    青璃点头应允,众人来到一个村落,找了院子最大的一家,不过这家人黑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住人。

    “有人在家吗?有人吗?”

    麦芽打着油纸伞下了马车,拍着门板,片刻之后,里面应答一声,“有,是谁啊,等一下。”

    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里面才有人应答,一个妇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开了院门,见到好几辆马车,吓了一跳,“这是?”

    “大姐,我们是路过的,因为下雨天马车行走缓慢而没能出城,想要在您家借宿一夜,不用担心,只要能腾出一间屋子给车夫住就可以,我们会宿在马车里的。”

    麦芽口齿伶俐地解释,自家只是路过的,她看妇人太过紧张,就怕把自家人当做坏人。晚上好歹进一个院子,也能安全一点。

    “哦,那快进来吧,只是我们农家,真是啥也没有呢。”

    开门的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等马车进了院门之后,偏房也亮起了灯,一个小丫头揉揉眼睛从里面探出脑袋,喊着,“娘,谁来啦!”

    小丫头嗓音清脆,青璃一听,这好像是在桥祭的时候遇见的小女孩,还直白的告诉她不懂不要乱说,可真巧,竟然在这里碰上。

    “咦,你不是那个有钱的漂亮姐姐吗?”

    小丫头蹦蹦跳跳地,正想跳出门,发现外面下了雨,身子又缩了回去,在门口处张望。

    “二丫,不得无礼,见到客人怎么能没大没小的。”

    妇人搓搓手,一脸紧张之色,看穿戴走是有钱人,怎么跑到她们这边来了,穷乡僻壤的,孩子爹也不在家,只有年迈的公婆,二人耳朵不太好,睡觉沉,这才没听到动静。

    “没事的,这小丫头挺活泼的。”

    青璃摆摆手,表示自己不介意,麦芽又和妇人商量,可否借用厨房,妇人的男人不在家,出门做工还没回来,车夫在家里借住不太方便,不过妇人家的邻居被惊醒,说家里有空屋子,可以收留车夫一晚,只要不嫌弃简陋就好。

    做饭的事,交给了于嬷嬷和麦芽,妇人家里条件窘迫,米缸里面也没有多少糙米,只有一些玉米面,青璃突然奇想想吃玉米面饼子,大伯一家也没有意见,众人都说好久没吃过,到时候把自家上路带着的白米给妇人家。

    “二丫,来,上马车陪我说会话。”

    青璃见二丫机灵,也很讨喜,就不计较这小丫头说的那些话,让她上了马车。二丫听话地从房间出来,上了马车之后,顿时觉得眼睛不够用了,看什么都稀奇,车壁上还有油灯,坐垫软软的,应该是棉花,而不是她家床铺上的稻草。

    “姐姐,你家的马车真宽,比我们村地主老财的马车还大好几倍呢。”

    二丫环顾四周,连连惊叹,看到小几上还摆设糕点瓜果,咽咽口水,肚子里咕咕地叫了两声,不过她还是不舍地移开了眼睛,没有上前抓拿。

    “饿了吗?吃点心,别客气。”

    七八岁的小女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青璃那会每天吃两顿,晚上都会饿得睡不着,看这院子破旧,家里家徒四壁,想来过的也不算好。

    “还是不了,谢谢姐姐,我娘说我吃点心的时候会掉点心渣子,会弄脏马车。”

    二丫又看看那些精致的小点心,就是镇上都没有,上面是花朵的样式,好漂亮,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次看到了以后就能和村里的伙伴说,她们一定不信。

    “那就给你装好,等你下了马车吃吧。”

    青璃大伯一家还是更喜欢吃老式的糕点,这些外观精致的,放在马车上也没人吃,每到一个地方,家人都会上街买菜一些得用之物,这些糕点是昨日走的时候,福喜客栈送的,对半夜有人唱小曲的事表示歉意。

    “小姐,您心地真好,所以才这么漂亮,二丫也要做个心地好的,以后也会漂亮。”

    二丫看着青璃,眨着黑溜溜地眼睛,羡慕地说着,娘说人心好,才会漂亮,有钱家的姐姐一定是这样,和仙女一样。

    听着二丫的童言童语,青璃心情好了一些,她以为是小娃不懂事,试探过之后才知道,今天不是专门为了看桥祭,她和她娘到县里给做工的爹爹送鞋袜,看到花车来了之后,她们娘俩就回去了,对后来发生什么一无所知。

    二丫的爹是个木匠,现在正在大户人家做活,过几天就能回家,通过了解,青璃得知,他们一家也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没有银子买地,都靠二丫爹的工钱生活,这次家里快没米下锅,好在她爹又找到了活计。

    也就等了一小会,灶间就传来香气,油汪汪的玉米饼子,还有一大锅的炖菜,里面加了青璃带着的干虾仁和肉干,鲜香的很,青璃自己就吃了一大碗炖菜,其实农家菜最好,原汁原味。“小姐,这一顿饭,可是把人家家里的最后那点玉米面都用完了,烙玉米饼子,油罐也被倒空。”

    麦芽上了马车,还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自家还没有提给银子给粮米的事,那妇人倒是实在,说自家男人回来,家里就会有银子,不会没米下锅的。

    “恩,是个好的。”

    青璃摸摸肚子,点点头,今日太晚,等明天走的时候,问问这个妇人,若是有工钱多一些的工作,他男人愿意不愿意去,海边那船坞,现在还是缺人手,有那人品好还勤快的,越多越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麦芽,马车上的点心咱们不吃,都放在食盒里面,还有咱们那些小零嘴,每样都装上一些,明日走的时候送二丫。”

    青璃吩咐麦芽,刚才二丫下马车的时候,虽然饿,可什么都没要,她给了玉米饼子,二丫摇头拒绝,青璃相信,能把闺女教育这么好的爹娘,肯定不会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