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3章 聘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3章 聘礼 (第2/3页)

时就冷清不少。

    下晌的时候,二妮兴冲冲的过来找青璃,说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正月里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按照传统习俗是要做上一些元宵的,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四小姐,我和崔奶奶要做元宵,你说我们要做啥馅呢?现在只想到做白糖的,里面放点芝麻和碎花生。”

    就一种口味,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单调,原本村里的人家都做白糖的,加炒好的碎花生,要是条件好才放点芝麻,镇上卖的口味能多些,在二妮的家乡,正月十五是不吃元宵的,而是吃相似的酒酿圆子,是用糯米做的小圆子,用酒酿一起煮,加上冰糖和枸杞备用,比较偏甜。

    “馅料啊,我记得家里还有红豆吧,煮熟了捣碎能加点糖能做一个豆沙馅。”

    青璃左思右想上辈子都吃过什么口味的元宵,想了几样,又觉得家里没有那个食材做不出来。

    “四小姐,我有个建议。”

    二妮想了想,说道,“我记得还有不少的果脯,我们可以做一个果脯馅的,加点碎核桃仁也能挺香,还有前段做的那个红果子糕,我觉得用红果子做馅也能好吃,酸酸甜甜的。”

    “二妮,你真聪明,就这么做吧!”

    青璃一拍手,前世也有不少水果馅的,还挺贵,其实她最想吃玫瑰馅的,但是这个花在村里很少,所以在秋天的时候没有采到,倒是有几株相似的刺玫,她那时候就应该用红糖做一些刺玫酱,做馒头也能好吃,可是那会家里条件太差,整天都是糙米糙面,红糖也没有。

    说干就干,有了这几种馅,就算很全乎,二妮快速的跑到灶间去忙活,青璃看了一眼,是先做馅料,然后放在糯米粉上来回的滚,一会就成了一个均匀的圆球。

    “这么多馅啊,刚好,做出来还能送亲戚家点。”

    娘刘氏和二姐说完话也去灶间看了看,用温水洗手,帮着做元宵,人手一多,分工合作,青璃也不闲着,用着小瓷罐捣碎红果子。

    “四姐,咱家还有红果子糕吗?”

    小弟子喜迈着小短腿,和东娃一前一后的跑到灶间,好奇的看几个人忙活。

    “还有一小块,你要吃吗?”

    青璃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瓷碗,又用勺子舀了一点糖匀称的撒在上面,然后递给小弟,“你和东娃吃吧,这个也不能吃多了。”

    “四姐,我喜欢吃这个,但是不会多吃的。”

    子喜白嫩嫩的小脸儿像一个小包子,他抬起头,眨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郑重其事的和青璃保证。

    多萌一个娃,青璃忍住想摧残包子脸的冲动,用力的狠狠捣了几下红果子,让小弟和东娃就在院子里玩耍,不要远走。

    “就是这家,莫秀才家没错的,你们都动作快点,收了银子手脚都麻利点啊!”

    门外传来一声喊,青璃听着有些耳熟,她探出一个脑袋,前几天来的那个媒婆摆着小手绢又再次登门,看到青璃还招了招手,“莫秀才的小闺女,几天不见,又俊俏了,看着一身小花袄子,趁着小脸白净的啊!”

    “大娘,您又上门了啊!”

    对于夸赞之声,青璃最近听的多,也有些免疫,她现在的方向是朝着绝色发展,俊俏这个词已经不能满足她的基本需要。

    “是啊,我这次上门可是送聘礼来的,大喜啊!”

    媒婆脸上笑的嘴都要咧到耳后去了,这一趟上门,又能得到一百两银子,她的任务就算圆满了,只是不知道那个主顾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天,早早的预定下来。

    “都进来,快点,抬到院子里,就放在那片空地上!”

    媒婆当着自家后院似的指挥,院子里哗啦啦的涌进来十多个汉子,每个人手里都抬着一个大箱子,放到空地上之后,有的人又折返一次。

    “二妮,去上热茶!”

    娘刘氏在灶间洗了手,家里来了客人,虽然是不愿意见到的,也要礼数周到。

    “是,夫人!”

    二妮初六才回来,还不知道莫青蔷的事,见到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还有点好奇,以为是主家又采买了什么东西。

    “秀才娘子,大喜啊!这些都只是聘礼,叶家小子说这是一部分,让您心安理得的收下,等他回来之后再补上剩下的。”

    媒婆接过二妮端来的热茶,道了声谢,东西已经送到,没她什么事了,她现在就想赶紧回家,钻到热被窝里数银子,这几天就和做梦一样,每天早上抱着那雪花白银才觉得真实,真是看不出来,啥人都有,估计箱子里的东西也值不少,但是主顾走的时候让她管好自己的嘴,既然拿了钱财,她也保证不会乱说。

    “叶小子?”

    娘刘氏皱眉,上次听蔷丫头说的叶哥哥,应该是一个人,最近几天隔壁院子没人,她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直接把聘礼送上门,这如何使得!

    “这些我们不能收下,孩子爹还没回来,没做决定呢,再说定亲文书……”

    “哎呦,秀才娘子,这个恐怕我一个老婆子不能做主了,只能按照主顾交待的做啊,而且给了你家就是你家的!就算以后定亲不成人家也不会要这些。”

    媒婆心里撇嘴,不就是村里的庄户人家,男人有个秀才的功名,还端着,这叶小子的条件上哪找去,莫家的二丫头简直是要飞上枝头了!还有啥不满足的,要是她家丫头能被这样的人看上,简直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不合礼数,我们不能……”

    刘氏正要拒绝,媒婆笑了笑,打断了她的话,“秀才娘子,我们就是负责送东西,现在送到了,也打扰了!”

    媒婆说着,招呼着几个汉子,大家纷纷放下茶杯,闷头的出门离开,刘氏想要追出门,只来得及看到远去的几辆马车。

    多亏在年里,还是在这种冬日,村里人都猫冬,外头静悄悄的,青璃家的院墙也高,隔壁狗蛋家也看不到里面发生了什么,不然的话,光是那几辆马车都要遭到村民围观。

    “璃丫头,你去把院门关上!”

    刘氏看到院子里摞着一排的箱子皱眉,连小弟子喜和东娃也被吸引出来,围着东看西看个不停。

    二姐青蔷把屋门口的帘子撩开一个缝隙,看着对面一排排高大的箱子,眼里溢满复杂之色,手又习惯的摸衣领里面的玉佩。

    “蔷丫头,你跟我进屋。”

    娘刘氏看了一眼莫青蔷,然后沉默的走在前头,二姐低头,讪讪的跟在后面。

    青璃就是对这些大箱子好奇,里面都装着什么宝贝,看不出那个黑影还是个土豪,出手就这么多东西,还只是一部分聘礼。

    快到晚饭的时候,爹莫如湖才带着三哥莫子松和李墨轩回来,院门关着,三人敲了半天的门,进来的时候还莫名其妙。

    “璃丫头,咋还关着门呢,就是不想让爹回来?”

    镇上的铺子进行的很顺利,莫如湖也挺高兴,现在全家力气往一个地方使,每个人都劲头十足,就等着铺子开业好赚了银子。

    “爹,不是我不欢迎你,你进去就知道了。”

    等李墨轩也进来之后,青璃又锁上了院门。

    “啊?这是什么东西?谁来咱家了?”

    果然,爹莫如湖没走多远,就看到空地上一堆的箱子,回头诧异的问青璃,“这是咋回事?”

    “还是让娘和你说吧。”

    青璃摊手,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她进了灶间,去看二妮包元宵。

    晚饭的时候,青璃偷偷看了看爹的表情,和往常一样,娘看着有淡淡的担忧,二姐青蔷完全是愉快的,脸上也带着微笑,就是那种被心上人惦念的表情,女大不中留,这就是留不住了。

    “小妹,爹说明天带咱全家去镇上!小凤县一年一度的灯会,今年在咱们镇,哈哈,有灯谜啊,还有舞狮子的,花样多的很。”

    三哥莫子松和青璃分享了这个好消息,这从进入腊月就没去过几次镇上,这次终于有热闹看了。

    “是吗,那太好了!要是银杏表姐在的话肯定会蹦起来!”

    青璃也很高兴,她也想看看古代过元宵的热闹气氛,听二妮说南边的习俗更多,还要放河灯等,到了凤阳城这都省了,因为冬日里河全部结冰。

    “灯会可是热闹的很啊,周边的人都会过来的!镇上还有卖小吃的,踩高跷的,我们还要过桥走百病。”

    走百病就是元宵节女子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明天镇上的人不会少,青璃的爷奶不会去,奶行动还不是特别的利索,人太多就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老人和小娃都要谨慎。

    一顿饭,原本压低的气氛,在青璃和三哥莫子松的讨论中,渐渐的变得的热络,听说运气好的话还能赶上戏班子唱戏,不过南边的戏班子都不在北方过年,所以说不准。

    晚饭过后,爹莫如湖和刘氏进屋去商量一番,最后也很无奈,那个叶小子人还不知道在哪,东西先送来,不能一直的放在院子里惹眼,只能搬到库房,可这二十个箱子都还挺沉的,现在爹莫如湖受伤之后没有力气,家里能用的上的只有三哥莫子松,他和林风澈习武之后力气很大,青璃和李墨轩两个人也能抬一个箱子,以龟速运到库房。

    其实青璃一个人就能搬动一个箱子,她也是有功夫的,用上轻身术走路轻飘飘的,可是为了被发现,她只好和李墨轩合抬。

    直到天黑,这二十个箱子好不容易运进库房,三哥莫子松气喘吁吁的念叨,“这都是啥玩意啊这么沉!”

    有两个小箱子,是在太沉,是青璃,二姐青蔷,二妮,娘刘氏加上三哥莫子松一起抬进去的。

    等到全部抬进去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库房里,崔奶奶送过来一盏油灯,方便众人说话。

    “能打开看看吗?这都是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