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46章 倒苦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546章 倒苦水 (第2/3页)

?”

    徐浩东说:“我们下面的干部,在年底最怕听到总结或报告之类的词,一听就会头大,现在的机关工作,最大的通病就是总结多报告多,相关材料满天飞,这是我们下面干部的灾难啊。”

    戴昌明笑了,“浩东,你这么叫苦,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徐浩东说:“我的建议是,谁的试点,由谁直接派人下来总结,省里的和部委的都是,由我们负责配合。这样做的好处,更有效率,更没有水分。”

    李智宏说:“同意。”

    戴昌明微笑着说:“浩东,这样一来,上面的人能把你那个接待宾馆住得满满的。”

    徐浩东笑了,“没关系,反正我们实行零招待费制度,不花我们一分钱,来一万人都不怕。”

    李智宏说:“好吧,今晚给你时间,倒倒基层工作的苦水。”

    徐浩东说:“岁末年初,是各单位写总结、汇材料的集中时段,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态,有人戏称机关科室统统成了材料科,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更是,很多很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为此忙碌。总结么,本应是成绩单,盘点成就,分析不足。可实际上,很多地方依然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热衷表面文章,注水抄袭,甚至弄虚作假,让成绩单打了折扣。  事事总结,包装过度  写东西的时间多过干事。”

    “其实,许多总结报告完全能以一张表格代替,可是,上级把年终总结定为年终考核,往往以通知的形式进行传达,比如都会这样通知,请你部门于某月某日前上交关于某某工作的报告。得,报告二字意味着材料必须有基本的体例,要有头有尾,有修饰有文采,不这样写的话,自己部门领导这一关就过不了。这样的总结报告我写过多次,少则几千字,多则几万字,其实考核报告完全可以用一张表格来代替。”

    “注水充数,张冠李戴  考核脱离实际,基层单位一肩多挑、疲于应付。临近年终,各式各样的年终总结和考核报告,可谓排山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