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 (第1/3页)

    道教门派—南宗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

    该派以

    “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天台宗。

    张伯瑞(987—1082),字平叔,号紫阳。浙江天台人。

    “少业进士”不第,后为胥吏,因触犯

    “火焚文书律”

    “坐累谪岭南兵籍”。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刘海蟾授真诀,于是作《悟真篇》,传法于石泰,依次传于薛道光、陈楠、白玉蟾。

    这五人后被誉为

    “南宗五祖”。因张伯瑞等人皆不曾出度为道士,自白玉蟾始为道士传法,且白玉蟾著述最丰,弘扬法门最力,故俞琰《席上腐谈》认为南宗形成于白氏。

    实际上,白氏一系所传丹法乃是《悟真篇》中清修思想的发挥,此一宗脉下传夏宗禹、俞琰等,史称南宗

    “清修派”。除此以外,南宗还有发挥《悟真篇》阴阳思想的

    “阴阳派”。阴阳派始于张伯瑞之徒刘永年(《三乘秘要》称张伯瑞有两个嫡传弟子,一是石泰,二是刘永年。

    )刘传翁葆光,翁传若一子,再传陆墅、戴起宗、陈致虚,以至于明清时期的陆潜虚、彭好古、甄淑、陶素囗、仇兆鳌等。

    其实石泰、薛道光亦习阴阳丹法。故南宗以阴阳双修为正宗。南宗修丹讲求

    “先天后性”,张伯端《悟真篇》;

    “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明彭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