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八章:决战之秋? (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八章:决战之秋? (二) (第2/3页)

更迅速,更有把握突破敌人的防线。也更有可能迅速推进到敌人深远后方,从而对敌军重兵集团实施迂回包围、分割歼灭。”

    “如果反过来,北方军的铁路、道路情况,都要比中亚军好得多,我自然会让北方军担任主攻,而让中亚军实施牵制。当然,如果两个方面军都有足够畅通的交通线,我当然会努力争取,让两个方面军齐头并进,发动一场纵深更广、目标更大的钳形攻势。”

    “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尽十二分的努力,演好当下的角色,而绝不能因为个别的失误,影响到整场大戏的效果。”

    听完王直这番直指本心的肺腑之言,赵飞雪与秦飞叶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低头不语。

    向蓝看在眼中,随即以胜利者的姿态转向中亚方面军参谋长胡惊怖:“既然北方军这边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就请胡参谋长说说中亚军的问题吧。”

    跟肖烈日同龄的胡惊怖,中等个头,身形瘦削,戴着副大大的方框眼睛,眼眶凹陷发黑,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计算着什么,一眼看去,很难把他这副老学究的模样,跟他那霸气侧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不过,作为胡惊怖在陆军大学首届速成炮兵科的教官,王直至今还记得,这位看起来怯生生的瘦弱青年,是如何用一把劈柴的斧头,把几个一贯恃强凌弱的大块头,从操场追到饭堂,再从饭堂追到澡堂,最后追进他办公室的。

    早在甲午战争时,胡惊怖就跟肖烈日同在禁卫第一师任职,胡惊怖任师炮兵团团长,由于在几次著名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胡惊怖被时任前朝陆军总参谋长的本朝太祖武皇帝刘云赐号“炮王”,肖烈日指挥的禁卫第十团团则在战后被当时的光兴皇帝御赐‘狮吼’之名。

    亚俄战争时,胡惊怖相继出任肖烈日指挥的第2军至第2集团军参谋长,在伯力、赤塔诸役中更加凸显出他指挥大规模炮兵作战的特长,也因此在战后转任陆军大学炮兵科主任兼炮兵研究所所长,进行军事教育及教材编撰工作,开战后又兼任陆军炮兵总监,负责监理炮兵部队的编组、训练以及炮兵装备的分配、维护。

    胡惊怖显然并不甘心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中,身处后方、毫无建树,因此到处找关系,想在前线集团军以上的建制中谋一个“合适的位置”,却迟迟未能如愿。

    如今,胡惊怖不但如愿以偿。还得以再次跟老战友、老搭档肖烈日携手合作,虽然不曾让他喜形于色,多少也显得有些踌躇满志。

    听到向蓝点名,胡惊怖这才放下手中的笔,不紧不慢地应道:“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中亚方面军目前下辖两个装甲集团军跟两个合成集团军,另直辖一个步兵军跟一个骑兵旅。合计十六个重步兵师、十四个装甲旅跟十三个骑兵旅。此外,方面军配属的第2航空集团共有四十一个飞行中队。

    “连同各级直属部队,全军按正常编制应有六十万人、两千一百门大炮、一千五百部战车跟自行火炮,以及四百六十八架飞机。”

    “实际上,由于上次作战的损失,加上使用过度、环境恶劣、维护不当等缘故,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装甲部队普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