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五) (第2/3页)
潘绍安长舒一口气,腆起肚子,脸上不傻不天真。
“你不是要跟我们报告,这次陪女皇陛下出游的心得吗?”
武海松“咔嚓咔嚓”地扭了几下脖子,懒洋洋地坐起身来。
“死胖子,你不说出来会死吗?还有,谁要跟你报告来着?”
潘绍安笑起来脸上还带酒窝。
“又不是你内裤下面的玩意,为什么不能说出来?不过就算你藏着掖着,我用屁股也想得出来,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女皇陛下不想陪德国玩了,威廉老儿可以去吃屎了。
“威廉老儿除了吃屎还有很多选择。”武海松一本正经道。
“有选择,但是不多。”方天华伸出三拇指头,“一是跟协约国集团讲和,二是先跟俄国单独讲和、然后在西线以打促和,三是不管怎样都要打到底、打到亡国。”
“本来有第四个选择、让几百万威廉老儿眼中的1黄猴子,到西线填战壕。”潘绍安并无恶意地竖起中指。
“把派遣欧罗巴远征军的希望寄托在俄国草命之上,本来就是军部急进派的一厢情愿而已,且不说穿越整个欧亚大陆的铁路运输困难重重一任何俄国执政当局,都不会接受敌**队〖自〗由过境、交通命脉被敌国控制的亡国条件。中德两军想要在东欧会师,只能是灭掉整个俄国,然而在海峡战役之后,实现这种企图的可能xing已经变得越来越渺茫。”
方天华说着,又数出三拇指头:“俄国的未来也有三种可能:一是俄国统治阶层内部自行换血,产生了更坚强的领导机关;二是爆发针对沙皇**制度的〖民〗主草命,以旧国家杜马为基础产生的临时zhèng fu掌控了形势;三是草命被民粹主义的浪cháo推动,政权最终落入布尔什维克之类的职业草命党手中。”
“内部换血也好,〖民〗主草命也好”所产生的政权还是要依靠协约国的援助才能生存,无论如何不可能单独媾和。”
“布尔什维克上台的话,如果得不到协约国的承认与援助,就不得不向我们求和。他们很可能会接受严酷的割地赔款条件,但绝不会接受军队过境与控制铁路之类的条件,因为后者不但时刻威胁着政权的生存,更将俄国推向了协约国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就无法退出战争以求喘息。”
“愿意割地停战就足够了。”翘着二郎腿的武海松悠然插话道。
方天华无视他的存在,自顾继续道:“海峡战役之后,远征军走印度洋航线”经巴格达一柏林铁路前往德国的路子也断了且不说这条铁路的伊拉克部分才刚刚开工。在协约国远比另一个时空更坚决有力的军事打击与谋略策动下,奥斯曼帝国正在迅速瓦解,光靠军事力量已经无法挽救这个名副其实的“西亚病夫”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夺回土耳其海峡”看起来同样是机会渺茫。”
“就算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俄国还真的亡国了,海峡还真的收复了一从军事上看,就算德国能够提供一部分远征军的补给,但无论如何,穿越半个地球运输与供给庞大的远征军,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运输力量和护卫兵力,从而削弱其他方面尤其是太平洋方面的力量。而如此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也势必受到敌军的特别关注”有可能形成持续不断的失血,成为国力衰竭的源头之一”
“从经济上看,帝国虽然有可能控制全世界一半的人口,以及大量未开发的资源,但却无法在短期内将工业规模迅速扩张”达到既能支撑庞大的欧罗巴远征军,又能对抗未来协约国优势海军的地步。光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而制订的庞大军需计划,就注定要消耗绝大部分的工业增加值,能够投入工业再扩张的资源将所剩无几,而远征军计划势必要进一步加重帝**需生产的压力,从而导致工业扩张停滞”甚至有可能因为高强度的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整体倒退。”
“相应地,东亚盟国与1解放区,好几亿人口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战时体制下的帝国工业连最低限度都无法满足,更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持其自身的工业发展”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