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末路之熊?(七) (第2/3页)
威胁萨马拉。
显然,守住车里雅宾斯克是关键,然而,对于防御这样一座前临湖沼、背靠大山的城市,康特拉琴柯却没有多少信心。
十来年前的亚俄战争中,作为远东第一集团军参谋长的康特拉琴柯就已经领教过华军的手段,并得出一个结论:绝对不能让中国人钻到你的身后。
这次大战爆发后,康特拉琴柯虽然身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官,却从未放松对西伯利亚和中亚战场的关注。他注意到,东线俄军的作战方针,归结起来,就是逐个死守作为铁路枢纽的要塞化城市。然而,在华军装甲机动部队强有力的迂回穿插下,城市外围的俄军很快就被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退入城市要塞区域的守军无论如何挣扎,最终还是在重重围困中被全部歼灭――如此反复下来,部队不断成建制损失,只会令之后的作战更加难以为继。
对此,康特拉琴柯曾多次上书提醒大本营,除了第一次上书时,前总参谋长吉林斯基回电责怪他“多管闲事”,其余全部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终于到了形势无法收拾的时候,在老友纳卡西泽――帝国装甲兵总监的极力推荐下,康特拉琴柯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西伯利亚,就任乌拉尔方面军司令官。上任之前,康特拉琴柯已经想得很清楚:自己无力回天,惟有拖一天算一天。
“司令官,各集团军司令到了。”
康特拉琴柯转过头,朝前来通知他的参谋长鲍列曼中将微笑点头。
“都进来吧。”
鲍列曼曾在符拉迪沃托克(海参崴)要塞防御战中担任陆上防线东段防区司令官,屡次重创当面的中ri联军,是康特拉琴柯在那场“炼狱般伟大”的铁血鏖战中惟一欣赏的将军。
“第51集团军司令,霍夫林中将,前来报到。”
“第52集团军司令,米哈林中将,前来报到。”
“第54集团军司令,巴拉科沃夫中将,前来报到。”
“北乌拉尔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