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潮起!钢铁的咆哮!(十四) (第2/3页)
经验。
在以严谨勤勉闻名的威斯特兰少将的努力下,组建初期士气低落、作战思想落后、战技水准普遍低下的皇家印度飞行队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发生了近于脱胎换骨的转变。
不断补充新式飞机和熟练飞行员地同时,威斯特兰在整个飞行队展开了严苛的集训,重点提升相关机组乘员的海上定位能力、通讯能力和对海攻击能力。^^^^针对支援舰队的任务定位,多次展开部队连续转场机动演练,并参照舰载航空兵部队的编制,将全部兵力混编为三个打击支队和数个巡逻分队,每个打击支队都编有相当数量的鱼雷攻击机、水平轰炸机和战斗机,理论上具有不亚于一艘舰队航母的对海攻击和对空自卫能力。每个巡逻分队则编有十多架各型侦察机,可du li监视一片底长400海里、半径200海里的扇形海域。也可多个分队交叉监视同一片海域,提高侦获概率。
最后,一艘可以搭载16架飞机,在数千公尺高空以普通舰船难以企及的五六十节航速连续巡航一周以上的空中母舰----“r11”号,作为司令部直属队,随时准备执行临时指定地特殊任务----不幸的是,这艘造型独特、给威斯特兰留下过深刻印象的的双体空中母舰自9月6ri午后就与司令部失去了联系,直到一名驾驶该母舰舰载机迫降到锡兰海岸的飞行员于次ri找到了当地的驻军,威斯特兰总算确切知道了r12号的去向:“它爆炸了,一团比太阳还耀眼的火球。除了黑烟,什么都没剩下。”
仅从数量和机种构成上看,皇家印度飞行队其实可以看成是协约联合舰队的第二支航母中队,而各打击支队中的v100重轰炸机作战半径可达250海里。是舰载攻击机地两倍以上。
不过,上述结论完全只是纸面意义上的推断,威斯特兰很清楚,虽然已经在令人发指的残酷集训中付出了十多名飞行员伤亡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