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三) (第2/3页)

令梁书铭中将默默遥望黑暗中的巴拿马湾,心绪难平。

    战前航空母舰部队地训练集中在攻击敌舰方面。从未系统训练过如何攻击运河这样的大型地面目标,况且根据已掌握的情报,巴拿马运河开凿在岩石山体中,河道坚固无比,重力坝型的加通水坝由数十公尺厚的钢筋混凝土筑成,钢制的船闸厚达一公尺多,远超出了“枭鹰”舰攻主要攻击武器―450米航空鱼雷和250斤航空炸弹――的威力范畴。

    如此以来,如张良火烧栈道般,一口气摧毁运河的可能就十分渺茫了。

    好在“栈道”作战的目标也并非彻底摧毁运河,而是“令其两到三个月内无法使用”。延缓美国海军对西海岸的增援,以便夏威夷方面地我军能心无旁骛地展开各种工事作业――特别是恢复珍珠港、火奴鲁鲁港机能的沉船清理作业。

    四下通海的拉哈纳锚地绝非驻留舰队久居之地。一来难以防御敌军攻击,二来船对船的补给作业效率低且易受风浪影响,驻留舰队的战斗效能将大打折扣。

    而光靠登陆舰艇的抢滩运输,是无法建立以瓦胡岛为核心的所谓“航空要塞”的,夏威夷防御的强化同样依赖于港口的尽早开通。

    另一方面,既然大本营夺取夏威夷地战略意图就是将其作为吸引美国力量的“磁石”,彻底摧毁巴拿马运河显然是与这一战略背道而弛地――美国若因为运河被毁而暂时放弃反攻夏威夷,全力转向先欧后亚战略,德奥的压力将大大加重,德奥若是被迅速摧毁。东亚联盟想必也走不远了……

    不能摧毁,也摧毁不了,那就只好封锁。

    战列舰部队抵近封锁风险太大,补给也有问题。总参早在兵器推演阶段就排除了这一项。

    梁书铭个人倾向于用潜舰封锁,然而那位陆军出身的的总参谋长却很轻巧地说:“潜舰要派,航母也要出份力。布雷嘛。一个舰攻中队顶一艘潜舰4航母上有18舰攻中队,我们的鲸字头远洋潜舰总共也就20条不到。再说了,潜舰布完雷要跑几千海里回去补充,飞机要跑多远?方便多了。”

    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